公元前680年,楚文王领兵来到息国做客,息王热情的设宴款待。没想到楚文王一落座便说:“让你的夫人出来作陪。” 这事儿得从公元前684年说起。 息夫人嫁给了息侯,她还有个姐姐,嫁到了隔壁的蔡国,老公就是蔡哀侯。按理说,这是亲戚,该多走动。 息夫人就寻思着回娘家探亲,顺道去蔡国看看她姐。 坏就坏在这“顺道”上了。 那蔡哀侯,咱也不知道他是情商低还是人品差,反正史书上就俩字:“不敬”。他对这个小姨子举止轻浮,一点都不尊重。 这下息夫人受了天大的委屈,回家就跟老公息侯哭诉。 息侯一听,火冒三丈!“好你个蔡国,敢欺负我老婆!” 但他转念一想,息国和蔡国差不多大,都是小胳膊小腿,谁也干不掉谁。怎么办? 这位哥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找到了当时南方的超级大国——楚国。 他对楚文王说:“楚王大哥,您帮我个忙。您假装来打我,我呢,就向蔡国求救。蔡国那小子是我连襟,他肯定来。等他一进我地盘,咱俩合伙,把他给灭了!” 楚文王一听,乐了。这不白捡的便宜吗?行,就这么办! 结果,蔡哀侯真的中计了。他傻乎乎地跑来“救援”,当场就被楚军活捉了。 息侯这口气是出了,但他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请神容易送神难。 蔡哀侯被押到楚国,心里那个恨啊。他恨息侯不讲武德,居然摇人。他决定报复,而且要往最痛的地方戳。 他知道楚文王好色,于是,蔡哀侯天天在楚文王面前“安利”息夫人。 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大王啊,您是没见过我那小姨子,那真是‘目如秋水,面若桃花’,这世上找不出第二个!” 楚文王,一个正在疯狂扩张领土、自信心爆棚的霸主,哪经得住这个?他心里长草了。 于是,就有了标题里那一幕。 公元前680年:那场要命的“鸿门宴” 四年后,楚文王打着“友好访问”的旗号,领着大军“路过”息国。 息侯,这个四年前刚坑了连襟的“小聪明”,现在完全没意识到危险。他还以为楚文王是来叙旧的,热情地摆下了国宴。 酒过三巡,楚文王图穷匕见了。 他压根没提什么国家大事,直截了当地说:“让你的夫人出来作陪。” 在那个年代,诸侯宴请,让女眷出来作陪,这是对主人天大的羞辱!这已经不是“不敬”了,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息侯当场就懵了。他这才明白,自己四年前请来的“大哥”,压根就不是什么盟友,是只猛虎。 他敢不从吗?他不敢。他要敢说个“不”字,楚军的刀马上就能架他脖子上。 他要是从了,那他还是个国君吗? 史书没细写息侯当时的表情,但我们知道结果。楚文王很快就找到了借口,楚国大军“顺道”就把息国给灭了。 息侯被杀,息国灭亡。 楚文王抢走了息夫人,以及她那张“桃花脸”。 息夫人,一夜之间,国破家亡,从王后变成了战利品。 她被带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她给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还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楚成王。 但是,从她进楚宫那天起,她做了一件让楚文王抓狂的事:她不说话了。 整整三年,她没跟楚文王主动说过一句话。 这就是她最后的倔强。 她没法拿起刀剑报仇,但她可以收起她的声音。你得到了我的人,但你永远别想得到我的心。 唐代大诗人王维专门为她写了一首诗: 《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而忘昔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她天天看着宫里的花,,眼泪汪汪,就是不跟这个灭了她国家、杀了她丈夫的男人说话。 这种“无声的反抗”,比任何叫骂都来得更狠,更决绝。 看到这,很多人可能觉得,息夫人就是个长得好看的“花瓶”,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如果真是这样,那咱就小看她了。 咱得看看的后续。楚文王死后,他的大儿子熊艰(也叫堵敖)继位。 但熊艰这个王当得很不稳。他想杀掉自己的弟弟,也就是息夫人的儿子——熊恽。 熊恽吓得赶紧跑到随国。 重点来了。没过多久,熊恽就联合随国人杀了回来,干掉了熊艰,自己当上了国君,这就是楚成王。 一个“不共楚王言”的女人,一个看似与世无争的“战利品”,她的儿子,怎么就那么巧,能在关键时刻得到外国的帮助,精准地回来“平叛”,夺取了王位? 楚文王死后,息夫人被称为“文夫人”。在楚成王继位的这场宫廷政变中,她这个“文夫人”扮演了什么角色? 史书上没明说。 但作为一个在深宫里隐忍多年、还生下了未来国君的女人,她真的只是每天看花流泪吗? 我更愿意相信,她的“不言”,是面对征服者的武器;而在政治漩…涡中,她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了她的血脉,并最终让她的儿子登上了楚国的王位。 她没能保住息国,但她“曲线救国”,成了楚国的王太后。 息夫人的故事,开头是一个男人的愚蠢,中间是一个男人的贪婪。 但到了最后,是一个女人用她的一生,写下的两个字:“活着”。 那张“桃花脸”下,藏着的是比钢铁还硬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