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不喜欢雍正这个父亲?乾隆在位期间,处处都说自己的圣祖爷爷,大清第一巴图

世从尔 2025-11-19 16:56:53

乾隆为什么不喜欢雍正这个父亲?乾隆在位期间,处处都说自己的圣祖爷爷,大清第一巴图鲁,对康熙是无比的崇拜,甚至还立下誓言自己在位时间绝不超过圣祖康熙爷,但对于父亲雍正,却很少提起。   乾隆是个极会做表面功夫的皇帝,不管是修文物、建碑记,还是搞文治工程,他都做得特别漂亮。   但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在位六十年,嘴里最常提的是康熙,连“圣祖爷爷”这个叫法都带着敬仰,什么“文治武功”“千古一帝”,全往康熙身上贴。   可对于亲爹雍正,他却很少公开夸奖,提也提得很少,这事儿就耐人寻味了。   康熙确实是个有本事的皇帝,早年削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晚年还亲征西北,风风火火一辈子,确实有让人敬佩的地方。   但问题是,乾隆跟康熙并没太长时间的接触,康熙死的时候,他才十几岁,真正带他长大、教育他、把皇位传给他的,是雍正。   按理说,儿子当了皇帝,该感激的是亲爹,可乾隆偏偏对雍正冷淡,敬祖不敬父,明显不太合常理。   雍正其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当皇帝才十三年,大清的财政、官制、吏治、边防,全是他打下的新基础。   乾隆能顺利接班,一上来就坐稳江山,靠的就是雍正把国家机器调教得服服帖帖,但恰恰是这个狠抓吏治、铁面无私的父亲,让乾隆从小就过得不那么舒服。   雍正治家极严,对皇子教育也很苛刻,乾隆小时候读书读得苦,写错一个字都得挨训,稍微偷懒一点,太傅都要被问责,这样的父亲,孩子长大了,心里能没点疙瘩?   还有一点,雍正这个人太有争议。他当年继位的过程就说不清,道听途说也多,说他篡位、改遗诏、兄弟阋墙,传得沸沸扬扬。   虽然这些说法没确凿证据,但民间的流言从没断过,乾隆作为儿子,是想替父亲正名的,可问题是,雍正那套“铁血整顿”的风格,实在太不讨喜。   他搞军机处、密折制度,整天和官员玩文字游戏,一边打击贪官,一边又杀得人心惶惶。   乾隆虽然继续用了军机处,但他骨子里更喜欢康熙那种表面仁厚、内里稳妥的做派。   乾隆是个很讲排场的人,他要的是光明正大、德政流芳,雍正那种“深宫冷面皇帝”的形象,对他来说太压抑,他宁愿把康熙塑造成一位开国再造的圣君,也不愿意让人记住雍正那种冷冰冰的治理风格。   乾隆在很多地方都修康熙的庙,立康熙的碑,甚至在寿终退位时都说“朕不敢超过圣祖爷”,听着是谦虚,其实也是在把康熙拉来当政治背书,反正康熙已经死得久远,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雍正在位时对大臣极其严厉,很多官员都战战兢兢,就连年羹尧、隆科多这类功臣也没逃过清算,乾隆虽然也搞了一些文字狱,但他更擅长用“恩威并施”的方式控制官场。   他学的是雍正的手段,却不愿意承认雍正的方式,像个学艺出徒的弟子,手法都学到了,但嘴上不认师父。   更现实的考量可能是政治需要,乾隆要做一个“千古一帝”,那他就得挑一个合适的榜样来对标。   康熙是最好的选择,又有文治武功,又有帝王风范,跟他比,不跌面子。   跟雍正比就难说了,雍正是个“改革型皇帝”,但太锋利、太多争议,不适合立在神坛上,乾隆那股子文人气,真心不喜欢雍正那样的紧绷劲。   从现实角度来看,乾隆其实并不是真的不认这个父亲,他对雍正的制度是继承了的,也没真做出什么贬低的事,但在舆论上、在文化上,他确实刻意弱化了雍正的存在。   乾隆那个时代,是讲究“天命传承”的,皇帝不仅要有政绩,还得有一套说得过去的历史故事,康熙的故事好讲,雍正的故事太复杂,乾隆干脆就少讲。   所以说,乾隆不是不认爹,而是太懂得怎么讲故事,他要的是一个完美帝国的形象,而雍正的那段岁月太锋利,不适合镶金边上画轴,乾隆心里也许知道,这皇位来得不容易,但他更清楚,讲得好听才最重要。   参考资料:中国文史网——《清代皇帝传略》之乾隆帝弘历  

0 阅读:76
世从尔

世从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