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羽绒市场炸开了锅——青岛的羽绒商贩直拍大腿:“90%白鸭绒最便宜时1吨才17

吃西瓜小娱记 2025-11-19 16:46:54

最近羽绒市场炸开了锅——青岛的羽绒商贩直拍大腿:“90%白鸭绒最便宜时1吨才17万,现在直接飙到58万,鹅绒更夸张,98万1吨!”这价格涨得比火箭还猛,直接把羽绒服成本推上“天梯”。一件成人短款羽绒服,光填充就得用100只鸭子的绒,算下来光绒的成本就快赶上普通人半个月工资,正规厂家出厂价直接逼近千元大关。这波涨价潮,到底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先说说这“疯狂的鸭绒”从哪儿来。根源其实在餐桌上的猪肉。前两年猪肉价格暴跌,养殖户们纷纷转行养鸭,结果鸭肉供过于求,价格跌得比白菜还便宜。可鸭绒利润只占养鸭收益的三成,养得越多亏得越狠,养殖户们只能含泪退圈。从2019年到2023年,全国鸭出栏量从48.78亿只跌到42.18亿只,鹅出栏量也从6.34亿只缩到5.15亿只。更雪上加霜的是,禽流感时不时来捣乱,环保政策一收紧,中小加工厂被迫关停,优质鸭绒产能直接“腰斩”。现在原料市场从“货等人”变成“人等货”,不少小厂老板拿着现金蹲在养殖场门口,就为抢一吨绒。 需求端更是一把火上浇油。2023年寒潮让羽绒服卖到断货,2025年拉尼娜现象又来凑热闹,企业提前囤货;羽绒夏凉被、户外冲锋衣这些新品类火出圈;出口订单更是暴涨121%——内外需一起发力,直接把鸭绒价格推上“风口”。更关键的是,2022年新国标实施后,“含绒量”改成“绒子含量”,以前掺点碎羽毛就能达标,现在必须用纯绒子,企业为了合规只能抢购高纯度原料,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这波涨价最受伤的还是普通消费者。商场里羽绒服价格普遍涨了三成,动辄两三千元,网友直呼“穿不起”。可小厂家更惨,原料涨价叠加需求疲软,有的只能铤而走险造假——直播间里199元包邮的“90%鸭绒”羽绒服,可能用的是回收绒、胶水绒,甚至掺化纤棉,水洗后直接板结跑绒,保暖性大打折扣。更讽刺的是,有些商家把“真羽绒”的起步价直接提到700元,说“700元以下肯定不纯”。 不过话说回来,300元真买不到真羽绒服吗?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专家说了,要是没质量问题,300元以下的可能是轻薄款、儿童款,或者绒子含量70%、80%的灰鸭绒(灰鸭绒比白鸭绒便宜点)。但要是商家标着“90%白鸭绒”还卖199元,那可得留个心眼——要么是库存货,要么就是掺了假。 这场涨价潮,本质是农业养殖周期、产业升级和消费需求变化“撞车”的结果。现在鸭绒价格已经回调了10%左右,随着养殖户恢复信心,新鸭出栏,供应量可能会慢慢上来。但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个冬天买羽绒服得擦亮眼睛:别光看价格,摸摸填充物软不软,按按回弹快不快,闻闻有没有怪味。要是遇到“白菜价”的“高端羽绒服”,先问问自己——这价格,商家图啥?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今年买羽绒服花了多少钱?有没有遇到过“低价陷阱”?评论区聊聊,你的经验可能帮别人避坑! (事件来源:潇湘晨报)

0 阅读:13
吃西瓜小娱记

吃西瓜小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