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疑点多多 静待权威通报 高校回应高中学历当博导:已解聘 江苏科技大学“高中学历者冒充博导”事件爆雷,堪称近年最荒诞的骗局,惊掉无数人下巴。一个仅有高中学历的造假者,竟凭着拼凑的履历、PS的证书和同名学者的成果,摇身变为高校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甚至获评省级高层次人才,荒诞程度令人咋舌。 这起骗局的诸多疑点,亟待权威通报厘清。网传其由猎头公司推荐入职,但公开信息中难以查到准确上岗时间,这场闹剧究竟维持了多久,是否骗取了高额薪资与科研经费,至今尚无明确答案。更匪夷所思的是,造假者的履历漏洞百出——170余篇SCI论文查无实证,海外深造经历全是虚构,仅凭“同名”就挪用他人奖项与资历,如此拙劣的造假手段,却能突破高校人才引进的层层关卡,实在是匪夷所思。 高校人事审核本应严谨细致,可从学历验证到成果核查,从背景调查到岗位适配,为何全流程失守?是什么让该校的审核形同虚设?是骗子的手段高明还是猎头推荐与校方审核存在利益勾连?这样的疑问可以举不胜举,绝非该校轻描淡写“已解聘”这么简单。 这起事件或许不是个案,既然江苏科技大学可以发生这样荒唐的骗局,难道全国各地多如牛毛的高校就没有了吗?尤其是那些滥竽充数的高校,真的值得好好查一查,让所有披着画皮的骗子再也无法存身。 发生在江苏科技大学的这起招摇撞骗案,公众期待更详尽的权威调查,不仅要追究骗子的刑事责任,更要查清审核失职的症结所在,还学术殿堂以应有的神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