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日本担忧来了 11月18日,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皋月对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表示担忧。日元近几日有些疯狂,越发贬值!1日元仅能兑换0.045元人民币,美元兑日元也超过155了(截至11月18日盘中,美元兑日元最高触及155.37,后小幅回落至155.20左右),这意味着什么呢?当年安倍经济学是通过“货币贬值+大规模刺激政策”来实现经济复苏的,货币贬值有助于出口,但是也会导致家庭生活成本上升。如今,日本面临通胀压力,这次可不是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而是因为日本财政状况堪忧。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财年,日本债务总额突破1323万亿日元(约合9.9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相当于日本GDP的263%。而且,2025财年预算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115.54万亿日元,新的预算案中,庞大的社保支出(38.28万亿日元)和国债利息支出(28.22万亿日元)占据了大头,日本当局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 新首相高市早苗上台后,日本不得不面对扩张性财政和不敢加息的矛盾,计划推出规模约17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及14万亿日元的追加预算,却因担忧加重债务利息负担,不敢轻易加息(当前日本央行基准利率为0.5%),这也导致日元贬值势头不断延续。 虽然日元贬值不利于进口,带动了通胀(2025年9月日本核心CPI同比上涨2.9%,连续49个月同比上升,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6%,普通粳米价格同比涨幅达48.6%),但也促进了日本旅游业的发展,很多中国游客赴日旅游时购物狂买。但由于日本连续四年贸易逆差,日元贬值也加重了日本进口企业的成本负担,经济复苏乏力。 日本263%的债务GDP占比,实则是"少子老龄化"的必然结果。年轻人越来越少,社保支出却越来越大,这种代际失衡不解决,任何财政改革都是治标不治本。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汇率波动推高进口成本,债务高企限制政策空间,通胀压力侵蚀民众购买力。片山大臣面对这个死结,虽忧心忡忡却难有良策。这就是他公开表达担忧的深层原因。 日本经济困局给我们的启示是:靠"印钱刺激"和"债务扩张"维持增长,终究是饮鸩止渴。当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货币政策就失去了调整空间,不敢加息怕利息压垮财政,继续宽松又让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这提醒我们,经济发展必须注重结构改革和可持续性,不能只图短期刺激。同时也说明,在全球化时代,汇率、债务、通胀三者相互关联,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需要更加审慎的宏观调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