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不和中国打关税战,和其他的国家、地区、团体都可以打,而且都能如愿以偿。 八十年代,日本的汽车、家电卖得特别火,尤其是美国市场,街上跑的大半都是日本车,商场里摆的也多是日本家电。这可把美国人急坏了,自家的汽车厂开不了工,工人没活干,只能在家待着。 于是美国直接举起关税大旗,对日本汽车加了高关税。那时候的日本看着经济红火,其实全靠出口撑着,美国一卡脖子,日本立马就慌了神。最后不仅接受了关税,还主动说要少往美国卖汽车,甚至把汽车工厂搬到了美国本土,让美国人多了不少工作岗位。 这场关税战下来,美国既保住了自己的汽车产业,还让日本经济一下子蔫了,接下来十几年都没缓过劲来,完全是按着美国的想法走的。 还有欧洲那些国家,这些年也没少受美国关税的气。前几年美国突然说,欧盟的钢铁和铝产品卖到美国,抢了美国工厂的生意,要对这些产品加30%的关税。欧盟一开始说要报复,还列出了一大堆美国农产品的清单,也要加税。 可真等美国的关税落地,欧洲的企业先扛不住了。德国的钢铁厂订单一下子少了好多;法国的葡萄酒本来在美国卖得不错,也因为关税涨了价,没人买了。那些靠着美国市场吃饭的欧洲企业,天天找政府闹,让政府赶紧解决问题。 最后欧盟还是松了口,主动找美国谈判,不仅同意少往美国卖钢铁,还答应买更多美国的天然气。这场关税争端到最后,还是美国赢了个彻底。欧洲那些国家看着抱团,可真碰到美国的关税压力,各自都想着自家企业的死活,只能顺着美国的意思来。 就连墨西哥,也没逃过被美国用关税拿捏的命。前几年美国找了个由头,说墨西哥没管好边境,让不少非法移民和芬太尼流进了美国,说要对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高关税。 墨西哥的经济全靠跟美国做买卖,北边的工厂里,大多都是给美国品牌代工的,生产衣服、汽车零件这些东西。一旦美国加了关税,这些工厂的货就卖不出去,只能关门,到时候几百万工人就得失业。 墨西哥总统一开始还硬气了几天,说绝不妥协,可没撑几天就扛不住了,赶紧带着代表团去美国谈判。最后不仅答应要加强边境管控,不让非法移民随便过,还在经贸、能源这些方面给了美国不少好处,美国这才满意地取消了关税威胁。墨西哥明明离美国那么近,却因为经济上太依赖美国,只能在关税战里任美国摆布。 可这套办法用到中国身上,就完全不管用了。2018年的时候,特朗普政府开始对咱们加关税,而且税率一涨再涨,最高的时候都快翻倍了。美国人本来以为,这样一来中国的商品就卖不进美国了,中国肯定会乖乖听话。 可没想到中国根本没慌,那些被加了税的中国企业,转头就去开拓东南亚、欧洲其他国家的市场,国内十几亿人的大市场也能消化不少货,手机、家电这些东西该卖还是卖,甚至在全球产业链里越来越吃香。 反倒是美国自己麻烦不断,美国的汽车厂愁坏了,中国产的汽车零件加了税后,成本一下子涨了好多,造出来的车卖得更贵,老百姓都不愿意买了。 这场关税战打了这么多年,美国想让中国少赚它的钱,结果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量没怎么降,美国的企业和老百姓倒是先受了罪,最后只能一次次延长关税豁免清单,偷偷给自家企业松绑。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那些被美国拿捏住的国家,不是经济上太依赖美国市场,就是自己能生产的东西太少,一被关税卡脖子,经济就没法运转了。 可中国不一样,中国能造的东西特别全,不用靠别人;国内十几亿人要消费,市场足够大,就算不卖给美国,也能活得很好。美国对中国加关税,其实是给自家企业添堵,成本涨了,利润少了,最后还是得自己扛着。 反观其他那些国家,没这么厚实的家底,只能在美国的关税压力下低头。所以美国人慢慢就明白了,关税这东西得挑对手,对着中国用就是自讨苦吃,对着别人用才能顺风顺水,这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