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喜欢开玩笑,有一次他当选了“候补委员”,在开会的时候,他问毛主席什么是“候补

尔说娱乐 2025-11-19 12:35:45

陈赓喜欢开玩笑,有一次他当选了“候补委员”,在开会的时候,他问毛主席什么是“候补”。可能是为了活跃会议气氛吧,旁边的聂荣臻字正腔圆地说了一句:“屁股上插党参——后(候)补!” 主要信源:(共产党员网——百炼成钢|遵义会议上 毛泽东侃侃而谈诙谐幽默) 1945年春天,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里人头攒动。 与会代表们坐在简陋的长条木凳上,空气中弥漫着严肃而热烈的气氛。 七大会议进行到关键环节时,陈赓将军听到自己当选候补委员的消息,他那张常带笑意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陷入思考。 这个平日里谈笑风生的将军,此刻正用手指轻轻敲击膝盖,对这个新职务的名称表现出浓厚的探究欲。 礼堂内,午后的阳光透过木格窗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赓坐在前排位置,腰杆挺得笔直,军装领口扣得一丝不苟。 当听到"候补委员"这个称谓时,他微微侧头,浓眉下的双眼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会议休息的哨声刚响,他便立即起身,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正在与董必武交谈的毛泽东主席。 陈赓的脚步在石板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军装下摆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 他来到毛主席身边,先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便开门见山地提出关于"候补"含义的疑问。 这时,周围几位代表也好奇地围拢过来,想听听这个有趣的话题。 周恩来副主席见状,也含笑走近,饶有兴致地准备聆听这场讨论。 聂荣臻同志见状,笑着插话解释。 他用手比划着说"候补就像在身后别了根党参",这个生动的比喻让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毛主席闻言开怀大笑,手中的茶水在搪瓷缸里微微晃动。 陈赓先是一愣,随即会意地拍手称妙,他那特有的爽朗笑声在礼堂里回荡,引得附近的其他代表也纷纷侧目微笑。 这件小事生动展现了当时党内民主和谐的氛围。 陈赓将军虽然以幽默著称,但在原则问题上从不含糊。 他对职务名称的认真追问,体现了一名革命军人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而同志们用幽默方式解答问题,也反映出革命队伍中亲密无间的关系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随后的革命岁月中,陈赓将军多次展现出类似的幽默特质。 1947年转战陕北时期,在一次紧急行军途中,他突然让部队停下,指着远处说: "看,蒋介石给咱们送'补给'来了!" 原来是一队国民党运输队。 这种临危不乱的幽默感,总能在紧张时刻鼓舞士气。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将军负责军事教育工作。 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经常用幽默的方式教导学员。 有学员回忆,陈将军上课时善于用生动比喻解释复杂战术。 比如将战术部署比作"下象棋",将兵力调配比作"炒菜放盐",课堂气氛总是轻松愉快。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年轻学员欢迎。 1961年春天,陈赓将军因病逝世。 追悼会上,许多同志回忆起他生前的幽默趣事,既感伤又欣慰。 一位老战友动情地说: "陈赓同志用他特有的幽默,给艰苦的革命岁月带来了无数欢乐时光。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他总能找到让大家开怀一笑的方式。" 这些历史片段不仅记录了一位开国将领的生平事迹,更展现了中国革命者的乐观精神。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革命者们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支撑他们走过艰难岁月,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如今,当我们回顾这些历史往事,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乐观与豁达。 陈赓将军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刻,保持幽默和希望也同样重要。 这种在艰难岁月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和平年代更显得难能可贵,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62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2

用户10xxx62

1
2025-11-19 19:08

这是会笑的照片!!!无比亲切!!!

猜你喜欢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