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11月16日下午17点30分前发生的最新消息? 1.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启动 在神舟二十号乘组顺利返回后,我国正式启动神舟二十二号发射计划。此次任务将运送航天员生活物资、空间站维修器材及多项科学实验载荷,值得一提的是,飞船采用了新型智能物资管理系统,可大幅提升空间站物资调配效率。这不仅为航天员长期驻留提供坚实保障,更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运营管理迈向精细化、智能化新阶段。 2. 空间站第九批实验样品交付 近日,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带回的空间站第九批科学实验样品正式移交科研机构。这批总重46.67公斤的样品包含生命科学、材料制备和燃烧实验等重要成果。其中在微重力环境下培育的细胞样本和合成的新型合金表现优异,这些突破性发现将为新药研发、高端材料制造提供宝贵数据,目前已有部分成果进入产业化转化阶段。 3. “朱雀三号”火箭首飞倒计时 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进入首飞准备阶段。该型火箭采用9台发动机并联设计和栅格舵回收技术,致力于打造低成本太空运输体系。这次首飞将验证我国商业航天在液体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上的突破,为未来大规模太空开发奠定基础,计划于11月中下旬实施发射。 4. 石墨烯创新大会成果落地 在温州举行的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发布了包括蒙烯纤维、石墨烯基碳纤维在内的8项核心成果。大会期间成立的产业创新联盟,有效整合了产学研各方资源,加速推动石墨烯材料在新能源电池、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随着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乐清,这里将建成持续推动石墨烯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5. 拉索破解宇宙线“膝”谜题 我国科学家利用“拉索”观测站取得重大发现,首次在银河系内找到5个能将粒子加速到极高能量的微类星体,成功解释了困扰学界多年的宇宙线能谱“膝”结构成因。这项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黑洞等致密天体的极端物理过程,推动人类对宇宙射线起源的认识迈出关键一步。 6. 氢能全链条解决方案亮相 航天科技集团在高交会上展示的氢能全链条解决方案备受关注。该方案覆盖了可再生能源制氢、固态储运、加注站建设和燃料电池应用等完整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核心部件均实现国产化。这一创新成果将有力推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深度脱碳进程,助力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7.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突破 深圳高交会上展出的低空智联网解决方案引发广泛关注。该系统包含无人机自动充电站、专用导航系统和5G-A通信模块,构建起支撑城市空中交通规模化运营的技术底座。这些基础设施的突破,为即将到来的“低空经济”时代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和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