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军事与实力格局不支持冲突爆发:中国2025年国防预算达1.78万亿元,还拥有反舰弹道导弹等构成的战略威慑体系,而日本同期军费仅约合4300亿元,且多投向防空、反潜等防卫性装备,缺乏战略打击能力。这种攻防失衡的格局,让日本根本没有主动挑起冲突的资本。同时中国的核威慑体系,也从根本上封死了双方全面战争的可能。 2. 深度经济绑定锁死冲突选项: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度极高,2024年日本对华出口占总出口的22%,丰田、索尼等大企业的核心业务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且日本过半关键工业原料依赖从中国进口,稀土加工材料依存度更是高达92%。一旦爆发冲突,日本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将面临瘫痪,而这对于债务率达263%的日本经济来说是毁灭性打击,这种双输的后果让双方都不会轻易突破底线。 3. 危机管控机制与各方约束降温局势:即便近期中日关系因高市早苗涉台言论降至冰点,但日方在其发言后48小时就紧急派官员访华协商,后续外相也试图淡化争议。且中日在钓鱼岛海域的海上危机管控机制,2025年已成功化解3次近距离对峙,此次双方还可能升级磋商机制,这些都能有效管控分歧。此外,日本国内务实派、企业界均强烈反对冲突,国际社会也不希望亚太地区陷入动荡,多重压力进一步压缩了冲突发生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