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这次挨骂,真的一点都不冤。 有人说,他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说了

华商有精英 2025-11-19 08:09:52

俞敏洪这次挨骂,真的一点都不冤。 有人说,他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说了错误的话”。要我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问题的根子,是老板和员工之间那道越来越宽的“理解鸿沟”,已经深到快跨不过去了。 咱们来打个比方。俞老板当时在哪儿?在南极。那是啥地方?是看企鹅、冰川,体验世界尽头的诗和远方。而他的员工在哪儿?在电脑前,在直播间里,在为了保住饭碗而加班加点的现实压力中。 这就好比,你正在战场上灰头土脸地拼命,你的指挥官却坐在遥远的后方,通过一封华丽的电报对你说:“这里的风景壮丽极了!加油,我看好你们!”你是什么感觉?你只会觉得,他根本不懂你,你们的悲喜并不相通。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空洞的感谢,在真实的生活压力面前,一文不值。 员工心里在想什么?很简单:“公司赚钱了,老板你都能去南极了,那能不能让我们也实实在在过好一点?”他们不需要老板用南极的风光来鼓励他们,他们需要的是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福利、更稳定的工作环境。这是一种最朴素的诉求:我们一起把蛋糕做大了,我理应分到更大的一块。 这不只是俞敏洪一个人的问题。你看看之前某位老板,捐了上百亿做慈善,名声大噪,结果却被自家员工吐槽“抠门”。为啥?因为大家觉得:我们的辛苦付出,成就了你的锦衣玉食和慈善美名,可我们自己和家人,却没能因此活得更加体面。 舆论为什么会反转?因为大家的逻辑很直接:一个对自己身边一起打拼的伙伴都吝于分享的人,他对远方的善意,能有几分是真心的? 所以,俞敏洪这次“翻车”,翻的不是车,是“船”。是他作为“先富起来”的船长,和还在奋力划船的船员们,失去了共同的频率。 这件事给所有老板提了个醒:时代变了。过去画个饼、灌点鸡汤就能让员工热血沸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员工,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尊重。这种尊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钱给到位,福利跟上,让大家能真真切切地分享到公司发展的成果。 别玩虚的。“先富带动后富”这句承诺,在员工心里,翻译过来就是:“老板,你吃肉的时候,能不能让我们也喝上碗浓汤?” 如果老板们还沉浸在过去的叙事里,觉得只要自己格局大、眼光远,员工就该无条件追随,那么这样的“翻车”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话糙理不糙。这,就是当下最真实的人心。

0 阅读:50
华商有精英

华商有精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