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首批约6吨产自北海道的扇贝已运往中国!那么,购买日本扇贝的公司究竟是怎样一家公司呢? 不是单家公司“独吃”,而是三家获中方注册的日本企业联合供货,能拿到资质全靠过五关斩六将。 这些公司首先闯过了产地关,扇贝来自离福岛排海口超1000公里的北海道,福岛等10个高风险县的货直接被拒之门外。 12道核检测是硬门槛,铯元素含量得低于50Bq/kg,仅为日方排海限值的1/30,还新增氚、锶-90等关键核素检测。 检测机构必须通过中国CNAS认证,还要提交官方卫生证书、产区证明,每一份材料都得经得起核验。 到岸后还有“终极考验”,中方会独立抽样检测,监管强度是普通进口水产的3倍以上,有任何异常直接暂停进口。 这些公司敢接这单,背后是国内市场需求支撑——我国年进口冷冻扇贝18.7万吨,此前主要依赖俄罗斯、加拿大等国。 对日本来说,这几家公司是“救命稻草”,禁令让北海道渔民损失超200亿日元,6吨扇贝成了他们重建信任的试探。 中方早划下红线:持续参与IAEA监测,一旦发现风险,立马收紧政策,绝不手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