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年,被爷爷康熙幽禁了10年之久的和硕淑慎公主,被雍正收为了养女。没过几年,又被雍正派去蒙古和亲。可是结婚没几年便成了寡妇,最终守寡50年。 要聊她,就必须先扒一扒她那个惊天动地的爹——废太子胤礽。胤礽是康熙的白月光赫舍里皇后拼了命生下的,康熙是真把对亡妻的爱,全砸这儿子身上了。胤礽刚满周岁,就被立为太子,待遇空前绝后。康熙手把手教他,六岁出痘,康熙十二天不上朝守着。 可惜,爱得太满,就容易溢出来。胤礽在“太子”这个超长待机的岗位上,逐渐心态失衡,干了不少出格的事。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在木兰秋狝时,忍无可忍,第一次废了太子。 巧了,和硕淑慎公主,就是在这一年的正月出生的。 她刚来到这个世界,九个月后,她爹就从云端摔进了泥里。 虽然半年后胤礽奇迹般复立,但到了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彻底绝望,二次废太子,把他和家人全数禁锢在咸安宫。这一年,淑慎公主才4岁。从4岁到15岁,她最好的十年青春,是在高墙冷院里陪着那个时而哭时而笑、精神濒临崩溃的父亲度过的。 1723年,雍正即位。他把这个15岁的侄女接了出来,给了名分,收为养女。这是“四叔”发善心吗? 咱得说句实在话:主要是雍正家“女儿不够用了”。 清朝的公主,那可是满蒙联盟的重要“战略物资”。雍正自己生了四个闺女,夭折了仨,唯一活到出嫁的和硕怀恪公主,22岁就没了。皇帝手里没女儿,这政治联姻还怎么搞? 于是,雍正一口气认了三个养女,全是兄弟家的。除了淑慎公主,还有十三弟胤祥的女儿和十六弟胤禄的女儿。 淑慎公主的命运,就这么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雍正四年,18岁的她被册封为“和硕淑慎公主”,风风光光地嫁给了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观音保。 雍正给她挑的这家,绝对是顶配。观音保的家族,往上数是孝庄皇后的娘家,祖父还是孝惠皇后的爹。这门亲事,政治意义拉满。 不过,淑慎公主命好一点,她婚后获准长住京城,不用真的去塞外吃风沙。 可惜,老天爷好像存心跟她过不去。雍正十三年,她的丈夫观音保去世了。这一年,淑慎公主才27岁。 按照清朝的规矩,公主不能改嫁。 从此,她开始了漫长到令人窒息的守寡生涯。 她的人生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吗?你以为这就够传奇了?但著名学者刘心武,还抛出了一个更惊掉下巴的观点:她,可能就是《红楼梦》里“秦可卿”的原型! 这脑洞可不是瞎开的。刘心武老师的“秦学”讲究“真事隐”。他扒拉出几个细节:第一,秦可卿的身份。书里写她是养生堂抱来的孤儿,可她一个“寒门”媳妇,在贾府的地位高得吓人,上下敬重。 第二,她的卧室。又是“武则天镜室”,又是“赵飞燕金盘”,各种皇家符号堆砌,这哪是普通孙媳妇的配置? 第三,她的葬礼。奢华逾制,用了亲王才能使的“潢海铁网山”的棺木。 这些“高贵暗示”都指向一种可能: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是隐藏的皇家血脉。 再一联想,曹雪芹家当年和废太子胤礽的关系可不浅。胤礽倒台,曹家帮忙藏匿一个刚出生的女儿……这剧本是不是一下就通了? 当然了,这只是红学研究的一家之言,学术界吵翻天了,咱们就当个有趣的“历史彩蛋”来听。毕竟,想从康熙的严密监控下偷运出一个公主,难度系数堪比登天。 但这也说明,淑慎公主的人生底色,确实充满了谜团和悲剧性。 说回现实。淑慎公主在27岁守寡后,人生并没停止。她唯一的女儿,后来嫁给了乾隆皇帝的三阿哥永璋。 这位永璋,就是那个著名的倒霉蛋。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永璋因为在葬礼上表现得不够悲伤,被盛怒中的乾隆当场训斥,直接剥夺了皇位继承权。 没过几年,这位永璋阿哥也英年早逝。淑慎公主的女儿,跟她妈一样,年纪轻轻也守了寡。 这种命运的复制粘贴,真是让人没话说。 淑慎公主一个人,在京城的公主府里,安安静静地又活了快五十年。 回看她这一生,再看看她那个折腾不休的亲哥弘皙,就更有意思了。弘皙被雍正封为理郡王,到了乾隆朝,他“作死”搞结党,被乾隆皇帝一撸到底,革去爵位,圈禁到死,子孙后代都差点被踢出玉牒。 反观淑慎公主,她爹是废太子,哥哥是罪人,但她自己却在雍正、乾隆两朝都活得挺体面。 乾隆对这位堂姐一直很照顾,吃穿用度都给足了。她去世后,府邸还被赏给了她名义上的外孙。 为什么? 因为她太“好用”了,也太“安分”了。需要女儿和亲,她上;需要一个政治符号来展现皇恩浩荡,她来。她的一生,完美扮演了一个政治工具的角色。 她用“嫁人”完成了她的政治任务,又用“守寡”和“沉默”熬过了所有的政治风波。她活到了乾隆四十九年,享年76岁。 她这一辈子,看似被命运推着走,其实是用50年的寂静,换来了一生的平安。 她的长寿,就是对那个时代最无奈,也最有力的回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