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领导,人岗不相适的问题很普遍? 一个朋友说,他们学校新提拔了一位校领导,是干体育的。这位朋友就是一名校领导,他吐槽,在一块开会研究工作,新提拔的这位很能讲,经常发表意见,不说教学还行,一说到教学就往往让人很无语,又不能让他闭嘴不讲。他是当作笑话说出来的,但是可笑么? 这位朋友说“没办法”,不只他们学校这个样。他说的没错,就了解的一些中小学校来看,很多学校不仅校领导,像级部主任、副主任等关键教学管理岗位,是由音体美教师担任的。 不是对音体美教师歧视,恰恰相反,他们的专业特长是其他老师比不了的,有些岗位就得他们干;当然同样,其他老师的专业特长他们同样很难比,有些岗位他们干还真不合适。 这个得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抓教学还得由干教学、懂教学的来。与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老师交流过程中,听到过一些此类争议和笑话。当然,有人总喜欢拿个例当一般,说某某干得还行啊,意思是某个人行,那其他人就都能行,这就是以偏概全,是抬杠。 曾经与一个教育局长聊天,说过这个话题,他说了一个观点“一个校长水平怎么样,懂不懂管理,就看他用什么样的人,特别是教学管理岗位,太关键,必须从文化科教师中选能人、用能人,不能‘拉郎配’,外行领导内行。” 很赞同他的观点。这个局长干过校长,是公认的业务高手,干校长业绩同样很不错。相信这是他的真实体会。但就像他说的,有时很无奈,局里虽然有明确指导意见,但个别学校还存在这样的情况,需慢慢消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位局长没有多说,当然有些原因无法明说。对于那些学校来讲,是校长不懂么?不是,不懂那就说明不懂教学,就没资格干什么校长。 个人认为,学校的教学、生态不仅关乎老师们的利益,更关乎学生的学业,校长还得公平、公正、有担当,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对。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