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11月18日)表示,我们美国愚蠢地把芯片市场输给了台湾。美国需要 H-1B 移民来制造电脑芯片并“培训我们的人民”。 这话听着像一场迟来的忏悔。芯片战争打了这么多年,美国才猛然惊醒自己丢了王座。台积电独占全球高端芯片制造半壁江山,三星紧随其后,而英特尔还在7纳米工艺挣扎。半导体产业早已不是硅谷的后花园,变成了亚洲企业的竞技场。 特朗普把希望寄托在H-1B签证上,仿佛找到救命稻草。但问题从来不是缺人才,而是留不住人才的土壤。印度裔工程师在硅谷占比超过30%,中国留学生每年输送数万半导体专业人才。可惜苛刻的移民政策和扭曲的抽签制度,让这些精英被迫带着技术转身离去。 看看拜登政府刚签署的《芯片法案》,520亿美元补贴听着震撼,却难掩产业空心化的痛。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占比从1990年的37%暴跌至如今的12%。那些曾经轰鸣的晶圆厂,现在更多存在于政策文件里而非现实地图上。 台湾地区用三十年深耕换来技术霸权,台积电3纳米工艺良品率突破80%时,英特尔还在改进10纳米生产线。这种差距不是靠临时招募移民工程师就能追赶的,需要的是整个产业生态的重构。 特朗普说的“培训我们的人民”更显讽刺。美国大学每年培养的微电子专业毕业生,近四成最终转入金融或软件行业。当华尔街为算法工程师开出20万美元年薪,芯片工厂的研发岗位还在为8万美元薪资纠结。这种人才虹吸效应,比任何技术壁垒都可怕。 半导体行业正在经历地缘政治的重塑。荷兰ASML的光刻机、日本信越化学的硅片、韩国SK海力士的存储芯片,构成新的全球供应链。美国若还妄想用保护主义重建产业链,就像要在沙漠里种出热带雨林。 或许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发展理念。当短期股价成为企业生存准则,需要十年投入的芯片工艺自然沦为牺牲品。台积电每年研发投入超过营收8%,这个数字在美国上市公司看来简直疯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