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不可吗? 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的震撼一幕:前往日本的值机口中国人排成长龙

康安说历史 2025-11-18 15:44:31

非去不可吗? 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的震撼一幕: 前往日本的值机口中国人排成长龙,满满当当站着一排等着办登机手续的人。 外交部刚用罕见的严厉语气提醒大家 “暂勿前往日本”,跳过了温和的 “谨慎”,直接用了 “避免” 这个重词,可第二天飞往大阪的航班柜台前,还是挤满了等着办手续的中国人。说实话,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又着急又纳闷,这日本到底有什么魔力,非得冒着风险去不可? 外交部的警告从来不是随便发的,能用到 “避免” 两个字,背后一定是实打实的风险。今年以来日本的社会治安早就不是咱们印象里的样子了,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越来越多,东京的地铁站里,有中国留学生晚上返校被抢了背包,护照和生活费全没了。 大阪的街头更吓人,两名中国游客好好走着路就被人无端袭击,随身的东西被抢,凶手到现在都没抓到;京都的景区里,华人导游还被人恶意推搡,对方嘴里还喊着歧视人的话。 这些可不是道听途说的小事,驻日使馆统计过,8 到 11 月这几个月里,针对中国人的盗窃、袭击案件比之前多了 45%,还有 3 起恶性袭击案一直没侦破。 更让人不放心的是,日本领导人还公然说涉台的不当言论,把中日之间的气氛搞得很紧张,现在日本网上都有极端分子煽动要排斥中国人,去了之后谁能保证安全? 可能有人会说,我提前订了机票酒店,退了多可惜。可大家知道吗,三大航空公司早就出了政策,只要是年底前赴日的航班,都能免费退改,根本不用承担损失。 北京有位余先生,本来订了 12 月初的跟团游,听说警告后赶紧退了,除了 800 块手续费,一万六的费用全退回来了,这损失比起安全来算得了什么? 还有人觉得去日本能买便宜药妆、电器,可现在三亚的免税店都开了日本同款药妆专区,一天销售额就破千万,咱们国内什么买不到?犯不着为了这点东西跑到国外冒险。 再说了,去日本旅游也不是唯一的选择。今年国庆咱们国内云南、新疆、青海的高端酒店预订量,比 2019 年还多 30%,国内的雪山草原、名山大川,哪处风景不比日本差? 要是想出国,泰国现在到处都是中文指示牌,路边摊都能刷支付宝;意大利还开了中文退税绿色通道,景区里都有中文讲解员,这些地方又安全又方便,为什么非得盯着日本? 咱们再看看数据,2025 年 1 到 9 月,有 530 万中国人去了日本,花了 827 亿人民币,平均每个人花 1.6 万,这钱在国内能玩得舒舒服服。 可警告一出来,日本那边就慌了神,东京银座的酒店 12 月中国游客的订单全在取消,大阪心斋桥的药妆店导购都闲着没事干,全日空都计划 12 月砍掉 20% 的中日航线。 这说明什么?说明不是我们离不开日本,是日本离不开我们中国游客。他们旅游业 7.5% 的 GDP 都靠游客,而中国游客占了海外游客消费的 32%,咱们不去,受损失的是他们,不是我们。 或许有人会说,以前去日本也没事,这次应该也没关系。可安全这事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日本现在不仅治安差,还有核污染水排海的问题,虽然他们说安全,但国际社会都在质疑,谁知道长期下来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还有地震、火山这些自然灾害,最近日本气象厅老发强震预警,不熟悉当地情况的游客,遇到危险都不知道该往哪跑。咱们出门旅游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提心吊胆,要是真出点事,家里人得多担心? 那些还在排队去日本的人,可能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但看看那些已经出事的同胞,他们之前也没想到会遭遇危险。 生命就一次,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外交部的提醒就是给咱们提个醒,国家不会害咱们,这是实实在在的关怀。现在国内的旅游条件越来越好,国外也有很多更安全的选择,真的没必要非得去日本。 想想看,咱们辛苦攒钱旅游,是为了放松心情,不是为了冒着被袭击、吃污染食品的风险。那些说非去不可的理由,要么是怕损失点钱,要么是想买点东西,要么是觉得没去过可惜,可这些跟安全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钱没了可以再赚,东西没买到可以再找,可要是安全出了问题,多少钱都换不回来。 我真心希望那些还执着于去日本的人能清醒一点,别让侥幸心理压倒对安全的重视。国家已经把风险摆在明面上了,航司也给了退改的方便,咱们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往险地闯? 国内的大好河山等着咱们去看,安全又舒心的地方有的是,日本真的不是非去不可。咱们得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别为了一时的执念,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法挽回的遗憾。

0 阅读:3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