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攀比”正在校园悄悄流行:孩子深受其害,家长却一无所知 以前总以为孩子在

艾艾用海边拾贝啊 2025-11-18 12:39:12

“新型攀比”正在校园悄悄流行:孩子深受其害,家长却一无所知 以前总以为孩子在学校比的是成绩,最多比个书包文具,现在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些新冒出来的攀比,藏得比捉迷藏还深,孩子天天被裹挟着,家长那边却跟断了线似的,啥都不知道。 就说前阵子听邻居家妈妈吐槽,她儿子回家哭着要换电话手表,不是旧了坏了,是班里同学的手表能视频、能发朋友圈,还能同步打卡课外班,他那个只能打电话的“老款”,被同学笑称“老年机”。你说这事儿气人不?本来买手表是为了联系方便,现在倒成了孩子之间的“面子道具”,没选对就成了被嘲笑的对象。 还有更隐蔽的,比谁的家长“更会来事”。开家长会时,有的家长带自制点心分给全班,有的主动承包班级活动的所有物料,甚至还有家长帮老师整理全班的作业。这些行为本是好心,可慢慢就变了味,孩子会私下比:“我妈上次带的蛋糕大家都抢着吃”“你妈怎么啥都没准备啊”。无形中,家长的善意成了孩子攀比的资本,没跟上的孩子心里就会觉得自卑,觉得自己的家长“不如别人”。 更让人揪心的是比“课外班的档次”。不再是比谁报的班多,而是比谁报的班更“小众高端”。别人学钢琴,就有人学竖琴;别人学画画,就有人学油画修复。有个孩子本来喜欢普通的街舞班,看到同学去学“皇家芭蕾特训营”,回家就闹着要换,说不学芭蕾“在班里抬不起头”。家长心疼孩子,咬牙掏钱,可孩子学了没两个月就没兴趣了,钱白花不说,还让孩子养成了“只看表面不重实际”的坏毛病。 这些新型攀比,不像以前比穿名牌那么直白,它们裹着“正常需求”“提升自我”的外衣,悄悄钻进孩子的心里。孩子年纪小,分辨不清好坏,很容易被这种氛围带偏,把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比面子”上,时间长了,不仅影响学习心态,还会养成虚荣的性格。家长们忙着赚钱养家,总觉得孩子在学校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忽略了这些隐藏的问题,等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了。 其实解决这事儿也不难,家长得多跟孩子聊学校的日常,不光问成绩,也问问和同学相处的小事,听听孩子心里的想法。发现孩子有攀比苗头时,别一味批评,得跟孩子说清楚,真正的面子不是靠物质撑起来的,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不是比出来的。学校也该多引导,多组织些注重团队合作、个人能力的活动,让孩子明白,比谁进步大、比谁更懂礼貌,才是真正该比的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9
艾艾用海边拾贝啊

艾艾用海边拾贝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