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拟恢复二战“大佐”军衔,右翼加速军事化,东亚邻国高度警惕!日本自卫队 11月12日日本《产经新闻》率先披露,高市早苗政府正推进自卫队军衔体系大改,核心是将现行“1佐”“1尉”等中性称谓,全面恢复为二战时期旧日军的“大佐”“大尉”等称号,同步还计划把“普通科”“特科”等“职种”改称“步兵科”“炮兵科”,目标2026财年内修订《自卫队法》落地。 日本官方宣称此举是“与国际军队标准对齐”,解决民众对军衔认知模糊、美日联合演习沟通不便的问题,还号称能“提升自卫队认同感与士气”。但这一理由遭到多方驳斥:防卫省内部明确反对,认为现有名称已沿用多年形成固定认知,更名会造成工作混乱和额外行政负担;日本舆论也质疑,自卫队2023年招募人数仅达计划的51%,与其耗费资源改称谓,不如改善服役待遇破解招兵难困境。 外界普遍看穿其真实图谋:二战后日本刻意用数字分级军衔淡化军事色彩,如今恢复带有强烈军国主义印记的旧称,本质是高市早苗内阁兑现自民党与维新会的联合执政协议,迎合右翼“军事正常化”诉求,为将自卫队升级为正式“国防军”铺路。这与日本近年修改安保文件、解禁集体自卫权、2025年军费飙升至8.7万亿日元(创二战后新高)、计划采购“战斧”巡航导弹等动作一脉相承,都是突破和平宪法束缚的系统性操作。 更值得警惕的是,“大佐”等称谓承载着侵略战争的惨痛历史记忆,对曾遭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而言,无异于在历史伤口上撒盐。中国、韩国等东亚邻国已明确表达警惕,认为这是日本右翼淡化侵略历史、推进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信号,其背后暗藏的对外干预野心,正打破地区军事平衡。目前日本政府已证实将加速与执政党协商,但具体方案仍存争议,这一牵动历史记忆与地区安全的动向,正引发国际社会持续关注。日本扩军备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