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流量差到谷底,别说阅读量,就连展现量都没破三位数。有铁粉看穿我心情低落,说

悦儿仙 2025-11-18 02:13:16

这两天流量差到谷底,别说阅读量,就连展现量都没破三位数。有铁粉看穿我心情低落,说实话,没了流量加持,实在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今天沉下心复盘一下头条创作50天的点点滴滴。 初入头条时,平台一直推送对对子话题,我以为头条都是文化人,只要对子对的好,或许就有流量,一时间日夜耕耘,可渐渐发觉“纸上谈兵终觉浅”,对对子既不能当饭吃,对的再好,能够静心欣赏的读者也是寥寥,索性删文停更,回归上头条写文章的初衷。 写文章时候听头条公开课说“蹭热点易出圈”,便一头扎进热点浪潮里,日日守着热搜,生怕错过任何风口。可实践下来才懂“热点虽热,却非人人可蹭”,官方账号早已垄断大半流量,普通账号想从中分一杯羹,难如登天。几十篇热点解读,唯有杨振宁先生逝世那篇偶获流量青睐,其余皆石沉大海。想来也是,“独木桥上争高下,不如另辟蹊径寻通途”,硬挤热点赛道,终究是徒劳。 至于家长里短的题材,我实在提不起笔。那些小确信、小幸福、小感动,于我而言实觉太过遥远!自幼被贫困刻在骨子里,没旅过几次游,更无闲情逸致享受生活,若硬要编造感悟,无非是无病呻吟,连自己都无法信服的人生哲理,又怎能打动读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真实生活积淀,文字终究苍白无力。 说来也巧,我的第一个流量高峰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买了张彩票随手一拍、随口一说,竟意外出圈。我误以为头条偏爱这类内容,便接连买了几期彩票更新,结果“有心栽花花不开”,高流量再也没有重现,只得作罢。 后来一篇总结“头条不能写的几件事,写了就没流量,看看有没有你!”的文章意外火了,我又以为大家爱看创作技巧类内容,顺着这个方向写了几篇,结果反响平平。甚至在毫无粉丝基础时,效仿素老三写连载小说、学苗京京的写作手法,可“东施效颦终非道,邯郸学步失本真”,现实狠狠给了我几记耳光。 那篇流量文火了之后,评论区真的是冒烟了,我试着认真回复每一条留言、每一个点赞,主动回访读者、拜读他们的作品并写下评论。这种方式确实让粉丝涨得很快,可背后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既要上班挣钱,又要提笔写作,还要照顾孩子,如今再加上“照顾读者”,实在分身乏术、力不从心。“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事事兼顾终难周全”,这份疲惫终究难以支撑。 如今流量低迷,点赞评论寥寥无几,展现量不足三位数,反倒粉丝还在以每天几个的速度缓慢增长,咱也不知道是真粉还是假粉。想当初我在大流量博主评论区的留言,至今仍有人点赞互动,才真切感受到头部账号的流量,真不是一般的大。 思来想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其在不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内耗,不如回归本心。我做房产顾问十几年,也积累了不少行业心得,既然头条推崇垂直领域,那我再尝试一下垂直深耕的效果如何吧。 谨以此文,记录头条创作50天的迷茫与觉醒,也期待下一段垂直深耕的旅程,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0 阅读:0
悦儿仙

悦儿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