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First 万万没想到啊 美国传来消息! 这消息不是别的,正是1952

扬扬妈妈 2025-11-17 17:53:01

colFirst 万万没想到啊 美国传来消息! 这消息不是别的,正是1952年上甘岭战役里,美军四星上将范弗里特拍着胸脯喊的“摊牌行动”,居然被志愿军一个连硬生生按在了原地43天!范弗里特当时狂得没边,觉得用5天、伤亡200人就能拿下这两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山头,他哪知道,自己引以为傲的“范弗里特弹药量”,最后只炸出了一堆没用的焦土。 10月14日凌晨4点30分,美军300多门大炮、40多架飞机对着597.9和537.7高地北山狂轰,每秒6发的炮弹跟下雨似的砸下来,把山头硬生生削低了2米,岩石都被炸成30厘米厚的粉末。可他们不知道,志愿军15军45师早就挖好了“地下长城”,9000多米的坑道像蜘蛛网一样遍布阵地,顶部35米厚的石灰岩,硬生生扛住了这地狱级的炮火。134团3营8连135名战士,趁着照明弹熄灭的间隙,在1500米的火力封锁区里蛇形前进,居然只伤亡5人就摸进了1号主坑道,这战术素养,放在全世界都顶尖! 19日傍晚,“喀秋莎”火箭炮一轮齐放后,8连战士像猛虎一样冲出坑道,班长赖发均带着伤扑向地堡,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这股狠劲直接吓懵了美军。战士龙世昌更绝,左腿被炸断还爬着地堡,把爆破筒插进去被敌人推出,他干脆用胸口死死顶住,一声巨响后,地堡和他一起化为灰烬。你敢信?这些年轻战士平均年龄才二十出头,却把生死看得比阵地还轻,这就是中国人的血性! 最惨的是坑道里的日子,敌人用毒气熏、汽油烧、石头堵,战士们缺水缺粮到极致,舌头肿得说不出话,只能趴在坑壁上舔湿润的岩石,实在不行就喝掺了牙膏的尿。可就算这样,他们还没忘了打仗,冷枪冷炮运动搞得风生水起,贵州猎户出身的邹习祥,用87发子弹毙伤39个敌人,把537.7高地变成了美军闻风丧胆的“狙击兵岭”。45师光冷枪就歼敌5046名,自己才伤亡9人,这性价比简直碾压美军的火力优势! 范弗里特越打越慌,原计划200人的伤亡,最后硬生生涨到2.5万,美7师打残了只能换韩军顶上。10月30日晚上,志愿军133门火炮轰了4个小时,8连战士再次冲出坑道,把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主峰。整个战役下来,8连3次打光3次重建,补了335名新兵,以伤亡254人的代价歼敌1765人,这战损比直接打垮了美军的心理防线。 美军的失败根本不是偶然,他们迷信火力优势,却忘了战争的核心是人。范弗里特以为炮弹能炸碎一切,可他炸不碎志愿军的意志,更不懂坑道战这种“以弱胜强”的精妙战术——表面阵地丢了没关系,坑道里的战士总能在夜里摸出来,把白天占领阵地的敌人赶下去。志愿军40万发炮弹虽然比美军少,但“快准狠”的战术让美军吃尽苦头,他们的炮火延伸是假,等敌人暴露队形再回头轰炸才是真,这战术俏皮劲儿,比美军的蛮干高明多了。 你觉得志愿军能赢,是坑道工事更关键还是战士意志力更重要?美军明明装备领先一代,为啥连个小山头都拿不下?这些问题值得琢磨,因为上甘岭的胜利,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智慧、勇气和家国情怀堆出来的。 范弗里特到最后都没明白,他输掉的不只是一场战役,更是对“强大”的理解。真正的强大从不是武器多先进、弹药多充足,而是一群人为了保家卫国,愿意把自己的血肉当成防线。上甘岭的每一粒弹屑,都在诉说着:欺负中国人,注定要付出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9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