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发声了。 据多家日媒提到,他提醒别走极端,先把经贸这根主线拎稳,我同意这个判断,先把饭碗守住,别把日常生意折腾砸了。 垂秀夫为啥这么清醒?因为他把中日实力对比看得透透的,先说打仗的本事,中国海军现在跟“下饺子”似的:福建舰航母造好了,电磁弹射技术比美国还牛;055型万吨大驱一艘接一艘下水,远海护航、联合演习跟玩似的。 歼-20隐形战机天天在天上转悠,制空权稳稳攥在手里,再看日本,虽然有150多艘军舰,但主战装备又老又少,陆基宙盾项目黄了之后,防空反导有漏洞,覆盖范围不够大。 更关键的是,中国造船速度是日本的好几倍,新军舰下水的速度比日本快多了,真要打起来,日本海军在远海根本不是对手。 经济上,中日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2024年两国贸易额有3700亿美元,占日本外贸的20%,日本汽车行业海外卖的车,30%得靠中国零件;半导体材料、电子零部件、稀土这些关键东西,全得从中国进口。 中国对日本贸易才占5%,抗风险能力比日本强多了,要是两国闹僵了,日本汽车厂可能因为零件断供停产,中国却能马上找别的供应商,损失根本没法比。 垂秀夫这话,其实是在提醒日本别重蹈覆辙,2019年日韩闹半导体材料矛盾,日本限制对韩国出口光刻胶、氟化氢这些关键材料,本来想卡韩国脖子,结果韩国企业自己搞研发,日本供应商反而丢了订单,最后两败俱伤。 现在中日产业链绑得更紧,中间品贸易占双边贸易的62%,要是日本非要搞限制,工厂停工、物价上涨、工人失业,这些麻烦肯定跟着来。 更现实的例子是2023年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事,中国不让进口日本水产品后,日本渔民收入大减,相关产业链全受影响,这不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吗?垂秀夫的警告没错:对抗没赢家,稳定才是硬道理。 垂秀夫这番话,其实是给日本那些“激进派”政客泼冷水,最近几年,有些右翼政客天天炒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甚至喊“出兵帮忙”,完全没考虑中日实力差距,这种“以卵击石”的想法,不仅会让日本经济遭殃,还可能把东亚拖进战争。 不过垂秀夫说的“卧薪尝胆”也有点问题,他承认现在打不过中国,却想着“等中国衰落再找机会”。 这种“赌别人翻车”的想法,既低估了中国的发展劲头,也违背了历史规律:大国兴衰哪是一朝一夕的事?靠挑衅刷存在感、靠幻想等别人倒下,最后只会错过合作机会,被时代甩在后面。 对中日来说,理性务实才是破局关键,中国得继续变强,同时别被日本政客的小动作带偏;日本得放下“冷战思维”,正视中国崛起,在环保、老龄化这些共同问题上和中国合作,别把精力浪费在没用的对抗上。 毕竟历史早就证明:当货轮在东海装满货物,当工厂机器轰鸣着生产,这才是对两国人民最实在的负责,中日关系的船,只有盯着做买卖这条线,才能在时代的风浪里稳稳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