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越南教授说:虽然我不喜欢中国,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是黄种人里唯一敢和白种人叫板的国家。是中国人让黄种人在世界上挺起了脊梁。亚洲多次被白种人侵略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不是有中国挡着,亚洲会再次被白种人瓜分。 1840年鸦片战争后,亚洲成了西方列强的“自助餐”:英国占了印度,法国吞了越南,荷兰拿下印尼,连小小的葡萄牙都攥着澳门。 当时亚洲国家也不是没反抗过,越南阮氏王朝打了80年抗法战争,最终还是割地赔款;日本明治维新后想争口气,1905年打赢俄国后,转头就跟着西方瓜分中国。 只有中国的反抗从未断档,而且越打越有章法,1950年朝鲜战场,刚建国的中国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没人觉得能赢——美军一个师的火力,比志愿军一个军还强。 但就是这样,38军在长津湖把美军王牌陆战一师打回三八线,连美军司令麦克阿瑟都惊呼“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对手”。这场仗没拿到一分钱战争赔款,却让西方从此不敢再轻视黄种人军队。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过去式。咱再看2025年的印太局势,美国摆下的阵仗比当年朝鲜战场还大。 根据新华网4月的报道,美军在印太已经建成了新型作战力量体系:冲绳驻着刚满编的第12濒海作战团,菲律宾部署了“堤丰”中程导弹连,澳大利亚还在轮换第3多域特遣部队,手里的导弹能覆盖南海大部分海域。特朗普政府的算盘很清楚,就是用这些“尖兵”把中国困在第一岛链。 面对这套“组合拳”,中国的应对硬气又精准。中俄“海上联合-2024”军演,西方媒体炒作“对抗北约”,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直接戳破:美军环太平洋军演搞4万吨级靶舰击沉演练,明着把中国舰艇当假想敌;我们和俄罗斯的演习每年都搞,课目都是防空反潜这些常规科目,谁在挑事一目了然。 更关键的是,演习期间山东舰航母编队直接前出太平洋,用实际行动打破了美军的“封锁幻觉”。 中国的“叫板”并非空谈,靠的是硬实力打底,美军在印太搞“分布式作战”,想把兵力撒在岛链上搞封锁,中国就针对性部署了东风-26导弹,被外媒称为“航母杀手”;美军加速搞无人舰艇部队,2024年就组建了两个中队,中国海军马上亮出自己的无人舰队,在南海实弹演练中精准击沉靶船。 更关键的是科技领域打破垄断,北斗高精度增强系统实现厘米级定位,彻底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泰国1万多辆出租车、老挝铁路调度都已接入,仅终端就售出24.27万台套。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底气,并非凭空而来。 最让东南亚国家佩服的,是中国“不称霸”的底线。近代西方列强靠侵略发家,中国却反着来。 去年老挝的中老铁路通车,不仅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更让其与中国的贸易额半年内暴涨40%;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在中方帮助下建成深水港后,当地就业率提升了25%,再也不用依赖越南中转港口被抽成。 更关键的是,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与越南、马来西亚等5国贸易额均破千亿美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后,区域内零关税商品占比超95%。 对比之下,美国在菲律宾建军事基地,不仅占用耕地还造成海域污染,当地渔民索赔多年无果。两相对比,谁在真心帮亚洲,谁在搞霸权,一目了然。 1979年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曾想效仿西方搞“地区霸权”,结果在边境冲突中被中国教训。 后来他去查阅法国殖民档案才发现,1954年奠边府战役,中国顾问团不仅帮越南制定战术,还送去了4万支步枪和100门火炮。“中国从来不是想控制谁,而是不想让亚洲再回到被人瓜分的时代。”这话精准点出了核心。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都全球化了,还提“黄种人白种人”是不是过时了?看看特朗普政府的操作就知道,种族和文明的博弈从未消失。 美军印太战区专门组建太空军司令部,把卫星导航、导弹预警这些关键能力攥在手里,就是想维持“技术霸权”;西方媒体报道中俄军演时,故意渲染“东方对抗西方”,本质还是想搞文明割裂。 中国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打破了西方的“霸权逻辑”。过去西方认为,强大了就要搞殖民、搞扩张;中国却用航母护航亚丁湾、参与维和行动,证明强大也能当“守护者”。 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军在亚丁湾完成了12批商船护航任务,其中60%是东南亚国家的船只。这些国家嘴上不说,内心清楚,若没有中国海军镇场,海盗早已泛滥成灾。 回到这位越南学者的那句话,“不喜欢但不得不承认”,恰恰道出了很多国家的真实心态。中国从不刻意当“救世主”,但近代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亚洲要是没有中国这个坚定力量,西方列强的军舰早就开到各国门口了。 如今美国在印太搞军事围堵,中国站出来反抗,不是为了争主导地位,而是为了让包括越南在内的所有亚洲国家,都能挺直腰杆过日子。这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被炮火和实力验证过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