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纳税在新加坡,是在刻意躲避“中国身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老字号在数百年风雨淬炼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品牌的典范。据国际商报,目前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总数已增至1450家,近期相关国际交流活动中,中外品牌代表共探老字号创新路径,这也印证了扎根本土的品牌往往更具生命力,而这一点,恰好与快时尚品牌SHEIN的身份争议形成了鲜明对比。 快时尚品牌SHEIN的创始人许仰天为中国公民,已获得新加坡永久居留身份。其商标由新加坡总部公司持有,且该总部于2021年正式确立,目前100%控股广州希音等中国核心关联企业。SHEIN凭借中国珠三角的柔性供应链崛起,2022 - 2024年间在新加坡累计纳税超33亿元人民币,其新加坡总部更是集采购贸易、品牌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球核心。从高管团队看,既有新加坡籍人士,也有顾晓庆等多位中国创始团队核心成员,并非单纯向新加坡籍靠拢。 随着中国制造业实力增强,家电、3C数码等领域的中国品牌纷纷出海并获海外青睐,这些品牌大多以中国身份为标识拓展市场。 而SHEIN的选择却呈现明显差异。它将全球总部落于新加坡,一方面以此淡化中国公司标签,减少欧美市场的地缘政治阻力;另一方面借助新加坡的税收优势,通过内部采购与销售定价调节,将大部分利润归集到新加坡总部,进而让税收留存当地。此前其英国分公司就因将17.2亿英镑营收转移至新加坡总部,引发当地税务争议。这家靠中国供应链红利成长的企业,一边在广州、肇庆等地布局百亿级供应链项目,深度绑定中国制造业,一边又对外强化新加坡企业的身份认知。它究竟是依托中国根基的跨国企业,还是彻底割裂故土的新加坡公司? 饮水思源,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本无可厚非,但若是以刻意淡化起源地身份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如何平衡全球战略与本土根基的关系,或许才是SHEIN长期发展需要正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