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中方所料,美国解除对叙制裁后,叙总统立即宣布两件大事——2025年11月,叙利亚新任总统沙拉刚一走下联合国的“黑名单”,就马不停蹄奔赴莫斯科和华盛顿。 要弄明白美国为啥突然对叙利亚“变脸”,先得掰扯清楚这四十多年的恩怨有多深。1979年美国给叙利亚扣上“支持恐怖主义”的帽子时,估计没人想到这制裁会断断续续搞到二十一世纪,更没人想到曾经喊着要把叙政府“摁在地上摩擦”的美国,会有主动松口的一天。 2019年特朗普签署的《凯撒法案》把制裁推到了顶峰,那力度简直是连蚊子飞过都要查下是不是给叙利亚带了物资——不光叙利亚政府官员被全球追着制裁,连给叙利亚捐点粮食、修条公路的企业和个人都要被连坐,当时有欧洲企业就因为给叙境内医院送了批急救药品,被美国罚了两千多万美元,直接导致后续没人敢轻易跟叙利亚做生意。 可就是这么严厉的制裁,到了2025年突然就松了口,刚从联合国“黑名单”下来的叙总统沙拉,转身就敢去华盛顿串门,哪怕没走正门、没享受到欢迎仪式,这本身就透着股不寻常。 别真以为美国是良心发现,要知道美国在国际上做决策,从来都是算盘打得比谁都精,每一步都得算出实际好处才会动。首先得看地缘政治这盘大棋,俄罗斯在叙利亚扎下的根太让美国难受了。 从2015年俄军介入叙利亚内战开始,就把拉塔基亚省的赫迈米姆空军基地和塔尔图斯省的塔尔图斯海军基地打造成了核心据点,赫迈米姆基地里常年停着五十架左右的飞机和直升机,两条跑道能起降战略轰炸机,从2015年到2018年就出动了超过3.4万架次战斗机,硬生生帮叙政府稳住了局势。 更关键的是塔尔图斯基地,这是俄罗斯唯一的境外海军设施,2017年俄叙签了条约,俄罗斯能免费用四十年,还能停十一艘舰船,相当于在地中海钉了个钉子,美国的第六舰队在这附近活动都得掂量掂量。 美国早就想把这个钉子拔了,可硬打根本不现实,毕竟俄罗斯在那部署了S-300、S-400防空系统,真动起手来就是全面冲突。既然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解除制裁拉拢叙利亚就是最划算的招。 要知道2024年之后俄罗斯在叙兵力已经减到了七千五百人左右,俄乌冲突让它没法在中东投入更多精力,这时候美国递出橄榄枝,就是想让沙拉在俄美之间摆摆平衡,哪怕不能让叙利亚彻底倒向自己,只要能让俄罗斯在叙利益打折扣就不亏。 就像之前土耳其跟俄罗斯走得近,美国立马放开对土军售,这种用利益换立场的套路,美国玩得比谁都熟练。 能源利益更是绕不开的关键。叙利亚虽然已探明石油储量只有25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0.2%,看着不算多,但地理位置太关键了。 它处在伊拉克大油田的边缘,东部幼发拉底河盆地的油田连接着中东到欧洲的能源管道,之前因为制裁,这些管道要么停运要么被反对派控制,美国根本插不上手。 现在不一样了,叙利亚局势逐渐稳定,重建肯定要恢复能源供应,美国解除制裁后,最先扑上去的就是埃克森美孚这类石油巨头,他们早就盯着叙东部的油田了,只要能拿到开采权,就能把中东能源输送的话语权再攥紧点。 更重要的是,欧洲能源危机后,美国一直想把欧洲的能源供应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控制叙利亚的能源通道,就能进一步牵制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出口,这比直接卖石油赚的还多。 还有重建这块肥肉太诱人,谁都不想错过。英国《经济学人》早就算过,叙利亚重建至少要2500亿到4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两年军费的总和。 之前因为《凯撒法案》,美国企业根本没法参与,眼睁睁看着中国、土耳其还有海湾国家抢生意,土耳其的建筑公司已经在叙北部修了两百多公里公路,沙特也承诺给叙提供五十亿美元重建资金。 美国怎么可能甘心看着这么大一块蛋糕被分走?解除制裁后,美国的通用电气立马就跟叙政府谈电力设施重建,贝克休斯公司也去对接油田设备升级,这些企业背后都站着美国政府,说白了就是政府铺路、企业赚钱,最后税收和就业都落回美国手里,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美国可不会放过。 当然还有点现实的小算盘,就是制裁搞了这么多年,效果早就打折扣了,反而让美国落了个坏名声。之前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叙利亚有近两千万人需要粮食援助,儿童营养不良率超过30%,美国的制裁连带着人道主义援助都进不去,国际上骂声一片。 而且叙利亚乱局催生的难民潮,让欧洲盟友苦不堪言,德国一个国家就接收了超过八十万叙难民,每年要花几百亿欧元安置,早就跟美国抱怨过好几次。 至于沙拉去白宫没走正门、没搞欢迎仪式,这也正好暴露了美国的心态——既想拿利益,又不想给太高姿态。就像当年美国跟越南建交,也是先偷偷摸摸接触了好几年才正式官宣。 美国就是这样,只要利益到位,之前骂得再凶都能翻篇,当年骂卡扎菲是“独裁者”,转头就卖武器给他;之前制裁伊朗几十年,为了核协议不也暂时解除过制裁。现在对叙利亚玩这一套,不过是故技重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