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叫嚣对俄开战,日本叫嚣介入台海。很多人以为这是美国指挥的“两线作战”。错了,真相是,它们正学以色列,趁美国被拖在中东、精疲力竭时,发动一场“战略豪赌”,要挣脱战后束缚,逆风翻盘。 这场全球性豪赌的“总开关”,就是以色列在中东的失控。以色列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件事:一个“盟友”可以反向绑架美国,强行把它拖入不想要的泥潭,消耗其国力。德国和日本这两个“战败国”看得一清二楚,它们的机会来了。 国际舞台上,德国和日本的动作有点不寻常。一边是德国政客频频放出对俄强硬言论,甚至有人公开叫嚣“可以考虑军事介入”;另一边是日本在台海问题上跳得老高,不断炒作“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加快与美国搞联合军演。 不少人看这架势,都觉得是美国在背后指挥,想搞“两线作战”牵制对手,但事实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这俩国家其实是在学以色列,趁着美国被中东战事拖得精疲力竭,悄悄发动一场“战略豪赌”,目标就是挣脱战后几十年的束缚,实现逆风翻盘。 先说说德国,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个一向以“和平主义”形象示人的国家就像变了个样。不仅大幅增加国防预算,突破了“国防开支不超过GDP2%”的红线,还向乌克兰输送了不少重型武器。 最近更有德国执政党议员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俄罗斯进一步扩张,德国可能需要直接参与军事行动”。这种表态放在以前简直难以想象,要知道二战后德国因为历史原因,在军事行动上一直非常谨慎,宪法甚至对海外用兵有严格限制。 但现在,随着美国注意力被中东吸引,德国开始趁机突破这些限制。他们心里打的算盘很清楚:美国现在自顾不暇,正是提升自己军事影响力的好机会,只要能在对俄议题上占据主动,就能一步步摆脱战后“军事弱势”的标签,重新成为欧洲乃至全球的军事关键角色。 日本的心思则更直接地体现在台海问题上。近期日本不仅跟美国搞了多场针对性极强的军演,还宣布要在西南诸岛部署更多导弹基地,甚至有日本政客公开宣称“要做好应对台海冲突的准备”。 要知道,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日本以前就算想插手,也还会有所收敛,但现在却越来越明目张胆。这背后的逻辑其实跟德国类似:美国被中东局势搞得焦头烂额,对亚太的掌控力有所减弱,日本正好借这个机会“刷存在感”。 战后日本一直受和平宪法约束,军事发展受限,而台海议题正是他们突破宪法限制、扩大军事活动范围的“抓手”。只要能把介入台海合理化,日本就能名正言顺地增强军事实力,甚至实现“国家正常化”的长期目标。 这两国的操作,跟以色列在中东的行事风格颇有相似之处。以色列向来擅长在地区局势混乱时主动出击,扩大自身影响力,而且不会完全受制于美国的节奏。 现在德国和日本就是看准了美国的“疲惫期”,不想再当美国身边的“小跟班”,而是要为自己的利益主动布局。美国虽然表面上跟德日是盟友,但心里也清楚这俩国家的小心思,只是现在分身乏术,只能暂时默许他们的一些动作。 但这种默许是有限度的,一旦德日的行动超出美国的掌控,或者影响到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值得注意的是,德日的“战略豪赌”也面临不少风险。对德国来说,过度对俄强硬可能会加剧欧洲的分裂,毕竟还有不少欧洲国家希望与俄罗斯保持对话,而且德国国内的经济也承受不起与俄罗斯彻底对抗的代价。 日本则面临着中国的强硬反制,中国已经多次明确表示,谁敢在台海问题上越线,就必然会遭到沉重打击。日本如果真的敢贸然介入台海,只会给自己带来严重后果。 其实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德日的这些动作也反映出当前国际秩序的变化。随着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其盟友体系内部开始出现更多“自主声音”,一些国家想趁机重新定位自己的国际角色。 但这种“战略豪赌”能不能成功,还要看他们能不能把握好尺度。毕竟挣脱束缚需要实力,更需要智慧,一旦赌输了,不仅会前功尽弃,还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现在国际局势就像一盘复杂的棋局,德国和日本的每一步动作都牵动着各方神经。他们以为抓住了美国疲惫的“窗口期”,但忘了国际政治从来不是简单的“趁虚而入”。 这场看似精明的“战略豪赌”,最终会走向何方,还有待时间检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试图挑战地区稳定、突破战后秩序底线的行为,都不会有好结果。 官方信源: 参考消息 环球网 新华网 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