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稀土”的出口管制,就是对美国售台武器的“外科手术”!美国敢卖武器,我们就敢“断供”其F-35生产线的“血液”。配合对售武美企的全面制裁和对台的“等额关税”,这一套“供应链绞杀”组合拳,远比1000次“外交抗议”更致命!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外交抗议”已经彻底沦为一种“无成本”的表演。美国之所以敢于无视中方警告,屡次“切香肠”,就是因为它看透了“抗议”的本质——那只是“口头反对”,不会对其军工复合体造成任何实质性的“经济创伤”。因此,中国必须彻底抛弃“抗议”路径,转向“经济绞杀”,用“非对称”的供应链优势,对美、台双方同时施加“无法承受的代价”。 但这套“经济绞杀”逻辑最大的障碍在于,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制裁洛克希德·马丁或雷神这类军火商“没有意义”。他们辩称,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武器”,并非“民用消费品”,它们不在中国卖F-35,因此中国的“市场制裁”根本打不痛它们。这套过时的认知,恰恰是美国军工复合体最希望我们相信的“战略迷雾”。 这种“制裁无用论”彻底忽视了现代战争的“供应链”本质。这些军火商不在中国卖F-35,但它们制造F-35所需的“血液”——军用级稀土,却被中国死死攥在手里。一架F-35战斗机需要消耗约417公斤的稀土材料,其高性能雷达和传感器更是依赖中国处理的重稀土。美国军舰的AN/SPY-6雷达系统,同样离不开我们的稀土供应。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命脉”,不在中国的“消费市场”,而在中国的“上游供应链”! 因此,唯一的破局之道,就是启动“四位一体”的“经济反制”。第一步,就是精准卡死美国的“军用稀土”出口,这不是“贸易战”,这是“供应链处决”,在F-35离开生产线之前就将其“扼杀”。第二步,严厉制裁所有售台武器的美国企业,切断其在全球的金融和物流渠道。第三步,对台湾出口大陆的产品,施加与军售“同等数额”的惩罚性关税,让台湾当局用自己的财政收入,为美国的“军火账单”实时买单。最后,禁止向台湾本土企业出口稀土,彻底锁死其“以武拒统”的本土高科技产业。这套组合拳,才能真正让“抗议”长出牙齿。 你怎么看“稀土反制”这张王牌? 我的分析,不看热闹,只看门道!最后,希望大家能点击关注,您的点赞关注和评论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的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