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泽连斯基表示,“今天凌晨,我们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投入作战,作为回应,乌

士气沉沉 2025-11-15 18:23:49

14日,泽连斯基表示,“今天凌晨,我们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投入作战,作为回应,乌克兰成功对俄罗斯境内目标使用了‘远程海王星’导弹。”他称,防空部队在夜间击落了14枚俄罗斯导弹,其中包括2枚空射弹道导弹和6枚弹道导弹。而启动“远程海王星”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特定目标,是对俄方持续轰炸乌克兰能源设施行径的回应。 同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消息:,乌克兰用“海王星”导弹打击了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军舰基地。 俄罗斯军舰在“新罗西斯克”的驻泊点遭袭,港口内用于俄军补给的基础设施及“舍什哈利斯”石油码头遇袭。此外,港口内一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发射装置及导弹仓库被击中,引发爆炸和火灾。 14日,泽连斯基的公开表态,像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宣布的不仅仅是战果,更是一种战略姿态的转变。 当夜空被“爱国者”系统的拦截弹划亮时,乌克兰的防空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成功击落了包括多种弹道导弹在内的14枚来袭目标。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胜利,它意味着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城市和关键节点,在面对俄罗斯持续不断的空中打击时,拥有了一面更坚固的盾牌。这面盾牌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宣言,宣告着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并未因长期的轰炸而消磨。 然而,乌克兰的回应并不仅限于被动防御。泽连斯基紧接着宣布的“远程海王星”导弹的成功使用,则像一把出鞘的利剑,锋芒直指俄罗斯境内。 这次行动被明确定义为对俄方轰炸乌克兰能源设施的报复,这背后透露出一种清晰的“以牙还牙”的逻辑。这种逻辑的执行,依赖于“海王星”导弹这一关键武器。 这款最初以反舰闻名、曾参与击沉“莫斯科号”巡洋舰的导弹,如今似乎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摇身一变成为打击陆地纵深目标的远程利器。 这种角色的转变,本身就充满了看点,也预示着乌克兰的打击范围和战术选择正在变得更加灵活和大胆。 根据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后续发布的消息,这把“利剑”精准地刺向了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核心地带——新罗西斯克港。这个港口对俄罗斯而言,绝非普通的后勤基地。 在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沉没,塞瓦斯托波尔港频繁遭袭后,新罗西斯克的地位愈发重要,它不仅是俄罗斯海军在黑海的重要驻泊点,更是维系其前线部队补给的生命线,与克里米亚大桥的战略功能紧密相连。打击这里,无异于直接掐住俄罗斯在南部战区的后勤咽喉。 袭击的具体目标选择,更是展现了乌克兰方面深思熟虑的战术考量。港口内用于俄军补给的基础设施和“舍什哈利斯”石油码头被击中,直接削弱了俄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石油码头燃起的大火,烧掉的不仅是燃料,更是俄军后勤线的稳定。但更令人震惊的,是袭击报告中提到的一个细节:一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装置及导弹仓库也被击中。 S-400是俄罗斯引以为傲的顶级防空系统,本应是保护高价值目标的“金钟罩”,如今却自身难保,在保护港口的同时成为了被摧毁的目标。 这无疑是对俄罗斯防空体系的一次巨大讽刺,也暴露出其并非无懈可击。爆炸和火灾的后续影响,恐怕会让俄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感到头疼。 这次精心策划的打击,无疑向莫斯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乌克兰不仅有能力守住自己的天空,更有能力将战火烧到对方认为安全的后方,打击那些被认为是高防护、高价值的目标。 这不再是零星的骚扰,而是有计划、有能力的深度反击。这种战术上的升级,迫使俄罗斯必须重新评估其境内广阔地区的防御部署,那些曾经远离前线的军事基地、后勤枢纽和工业设施,如今都可能处于乌克兰的打击半径之内。 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冲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攻防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微妙的转换,乌克兰正在从一个纯粹的防御者,逐渐转变为一个能够主动出击、并让对方感受到切肤之痛的对手。 这种变化会如何影响未来的战局走向?是会迫使对方回到谈判桌前,还是会引发更激烈的报复性升级? 这盘棋的每一步都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对于这样的局势发展,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0 阅读:3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