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预料到了刘诗雯icon会激动,也预料到了她会不舍, 但出乎我预料的是,颁奖

顺遂皆安 2025-11-15 13:13:51

我预料到了刘诗雯icon会激动,也预料到了她会不舍, 但出乎我预料的是,颁奖时她一直低头凝视金牌icon,好像里面藏着着不为人知的过往。 世乒赛icon、世界杯、奥运会icon、亚运会都拿过金牌,唯独全运会icon金牌一直是她的遗憾。 她不是没拼过。16岁第一次站上全运会赛场,小姑娘扎着高马尾,握着球拍的手都透着股劲儿,可半决赛遇上老将,最后一分球没接住,她蹲在地上,球拍搁在脚边,好半天才站起来,对着看台深深鞠了一躬。那时候她还不懂,全运会的乒乓球赛场,从来都是“神仙打架”——能来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选手,哪怕你是世界冠军,少一分专注都可能栽跟头。 后来她成了“小枣”,世界排名冲到过第一,拿遍了三大赛冠军,可全运会这块金牌,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里。2017年全运会女单决赛,她和队友打到决胜局,比分咬到10平,最后一个球她扑出去救球,膝盖重重磕在地板上,球还是出界了。赛后采访,她红着眼眶说“再努力四年”,镜头扫到她膝盖上的护具,上面还沾着赛场的灰尘。 这四年里,她没少受委屈。伤病缠上她,手腕的旧伤复发时,她连握球拍都费劲,训练结束只能坐在场边冰敷,看着队友们继续练,她就拿着战术板在旁边画,脑子里过一遍又一遍的球路。有人劝她,都拿了那么多世界冠军,全运会就算了吧,可她摇头,晚上加练时,训练馆的灯总比别人关得晚,球拍击球的“咚咚”声,在空荡的馆里格外清晰。 2021年全运会,她又站到了赛场上,那时候她已经是队里的老队员了,肩上扛着的不只是自己的遗憾,还有年轻队员的期待。可女单半决赛,她拼到体力透支,最后还是没能晋级,赛后她没哭,只是对着球拍轻轻擦了擦,像是在跟老伙计说抱歉。那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她训练完会坐在场边看全运会的过往录像,别人问她还打不打,她只说“再试试”。 这次赛前,没人敢给她打包票。毕竟她已经30多岁,对手都是二十出头的小将,反应比她快,体力比她好。可她就是凭着一股韧劲,一场一场拼下来。 quarterfinal(四分之一决赛)打满七局,她每赢一分就握紧拳头给自己打气,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砸在地板上;半决赛遇上去年的全国冠军,她调整战术,把节奏放慢,一点点磨掉对方的锐气,最后一分落地时,她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自己进决赛了,对着教练席比了个“OK”的手势,眼里的光藏都藏不住。 决赛那天,她穿了一身红色运动服,和16岁第一次参赛时一样。最后一个球,对手回球下网,裁判比出得分手势,她扔下球拍,双手捂着脸,肩膀轻轻发抖。这一次,她没蹲在地上,而是慢慢走到场边,和教练紧紧抱在一起。 所以颁奖时,她才会一直低头看那块金牌吧。不是炫耀,是在跟过去的自己对话——跟16岁遗憾退场的小姑娘说,你看,我们做到了;跟2017年磕破膝盖的自己说,这口气我们争回来了;跟那些在训练馆里独自加练的夜晚说,所有的坚持都没白费。金牌上刻着她的名字,也刻着她十几年的执着,那些没说出口的委屈、没放弃的坚持,都在她低头凝视的瞬间,有了着落。 她举着金牌向看台挥手时,眼角还带着湿意,可笑容特别亮。这枚全运会金牌,补全了她职业生涯的拼图,也让所有人看到,一个运动员对梦想的坚持,能有多动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顺遂皆安

顺遂皆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