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欧盟成员国正式通过取消小包裹免税的政策,明眼人都清楚,这主要是针对涌入欧盟的中国廉价商品。 欧盟财长们已达成一致,决定从2026年初起取消对价值低于150欧元包裹的关税豁免。这一政策调整比原计划(2028年)提前了两年,显示出欧盟应对所谓中国商品涌入的紧迫感。 数据显示,2024年进入欧盟的低于150欧元的小额包裹高达46亿件,其中超过90%的包裹源自中国。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直言不讳,认为“此时间表与局势的紧迫性不相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1月14日的回应中强调,中方希望欧盟坚持市场经济原则,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这已是中方在原则问题上的明确表态。 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意大利邮政CEO认为2欧元手续费无关痛痒;法国家乐福负责人则嘲讽这项收费“简直是个笑话”。比利时个体户协会甚至呼吁征收20欧元的高额税费才能震慑消费者。 这项政策也被视为传统零售业对跨境电商的一次反击。德国在线零售商Zalando、意大利时尚行业协会均公开支持取消免税政策,认为这对保护欧洲本土产业“至关重要”。 随着美国早已取消“小额豁免”政策,欧盟此番跟进意味着中国跨境电商在欧美两大主流市场都将面临“低价红利”的终结。平台和商家必须加速向本土化运营和品牌化转型以求生机。 欧盟筑起的这道关税壁垒,看似在保护本土产业,实则暴露了其在全球贸易博弈中的战略焦虑。当46亿件包裹就能让一个经济体惊慌失措地调整政策,这与其说是在保护市场,不如说是在全球化竞争中主动退守。真正的经济竞争力,从来不是靠筑墙实现的。中国欧盟贸易 欧盟对华反倾销 欧盟对等关税 欧盟关税提案 欧盟关税新政策 美国对欧盟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