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亮底牌 就在中日外交交锋热火朝天之际,欧盟突然主动向中方澄清:欧洲

古今知夏 2025-11-15 06:32:46

欧盟:对中国亮底牌 就在中日外交交锋热火朝天之际,欧盟突然主动向中方澄清:欧洲议会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个别议员与“台独”分子的接触不代表官方立场。 这话听着挺真诚,实则满是投机的味道。毕竟几天前,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大楼,还热热闹闹办着反华组织 “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的年会。 萧美琴这类 “台独” 头面人物,堂而皇之走进欧盟核心政治场所,拿着台当局的钱,唾沫横飞地兜售分裂主张,欧盟当时可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说半个 “不” 字。 IPAC 这伙人,本不是什么 “民间团体”,就是靠 “台独” 分子输血的反华工具。台外事部门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给这组织的资助就超 120 万欧元,七成都是台当局的财政拨款。 年会上,萧美琴不光做了 25 分钟的长篇大论,还跟欧洲议会 “对华关系代表团” 的核心人物闭门密谈,聊的全是 “台海安全”“供应链脱离中国” 这类敏感话题。 过分的是,他们还发布了一份宣言,直接把 “台海稳定” 塞进欧盟 “印太战略” 里,想把中国内政硬生生变成 “地区安全问题”,用心险恶到了极点。 欧盟的操作,说白了就是 “两边押注”,既要赚中国的钱,又想跟着别人制衡中国。这边刚对着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那边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就泼了冷水:2023 年德国车企在华营收占比平均高达 32%,宝马、奔驰的在华利润更是占了全球的四成。没了中国市场,这些欧洲车企的日子根本过不下去。 半导体领域更是矛盾到可笑。欧盟喊着要搞《芯片法案》,砸 430 亿欧元建本土供应链,转头却发现,自己 60% 的光刻设备都要靠中国市场消化。而且 ASML 卖给中国的 DUV 光刻机,是台积电能稳住全球产能的关键,绕来绕去,欧盟还是离不开中国产业链。 欧盟还总想着玩 “规则游戏”,可惜每次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边搞 “碳边境调节机制”,想靠环保名义给中国商品设壁垒;另一边在全球气候谈判上,又得求着中国支持才能推进协议。 世卫大会上,联合 13 个国家提交涉台提案,想给 “台独” 分子找发声渠道,结果没人买账,最后灰溜溜收场。这种 “又想当又想立” 的操作,说白了就是霸权思维在作祟。 背后自然少不了美国的点火。IPAC 的发起者里,有不少是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盟友,运作资金三分之一都间接来自美国。 欧盟的 “印太战略” 号称 “自主”,但 “台海安全” 部分的表述,跟美国的报告几乎一模一样。美国一边用俄乌冲突把欧洲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一边逼着欧盟在台湾问题上选边站,可欧盟心里门清,跟中国翻脸的代价根本承受不起。 2023 年中欧贸易额高达 8500 亿欧元,而欧盟对美贸易顺差才 1200 亿欧元。现在欧洲经济本身就受能源危机拖累,要是失去中国这个第二大贸易伙伴,无异于雪上加霜,老百姓的日子只会更难。 此外,关键的是,欧洲稀土储量只占全球 1%,加工能力还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中国对稀土加工技术的管制,直接掐住了欧盟芯片制造的 “命门”。要是欧盟在台湾问题上继续犯错,还会失去跟中国在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里合作的机会,这些可是欧洲缓解债务危机、复苏经济的关键。 欧盟现在亮出来的 “底牌”,根本不是什么坚定立场,就是投机不成后的无奈之举。想在中美之间走 “中间路线”,却忘了台湾问题没有中间地带; 想在遏制和合作之间找平衡,却忽视了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那些放任 “台独” 分子窜访、搞贸易保护主义的事,不会因为一句 “不代表官方立场” 就一笔勾销。 中欧关系能走到今天,靠的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欧盟要是真珍惜几十年积累的合作成果,就别再玩 “两面三刀” 的把戏。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