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方情报高官斯基比茨基刚放了组数据:俄方2025年要产12万枚制导炸弹,还包含500枚远程款——这规模有多夸张?看现在俄军投放节奏就懂:每天扔200-250枚,上个月都有170枚,这产能明显是奔着撑满前线火力去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远程滑翔弹:新版射程已经拉到200公里,年底前就要产500枚,后续还打算升级到400公里。200公里已经能覆盖大片前线,要是真到400公里,打击范围直接翻倍,远程精确火力的威胁能再上一个台阶。 无人机这边也没歇着:2025年计划产7万架远程无人机,光“沙赫德”就占3万架。这型号本就是前线常用的低成本打击利器,3万架的量堆上去,无人作战的密度只会更高。 另外还有个变化:朝方今年给俄的炮弹少了一半多,说是库存快空了。不过朝方没闲着,自己在本土大规模产中小型攻击无人机,等于从“供应方”转向“自主造”了。 这波信息串起来看:俄方一边猛堆制导弹、无人机的产能,一边可能要应对炮弹供应收缩的问题;朝方则在调整自己的装备生产重心——前线的火力和装备节奏,估计要跟着这些变化动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