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谢育才夫妇被捕。在狱中,谢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夫妻两人为了逃出去,丢下年幼的儿子,越窗逃跑。特务头子不但没杀他,反而将他抚养成人。 战争年代什么最残酷?不是硝烟战火,而是生死抉择。1941年,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谢育才夫妇被捕入狱,妻子王勖在牢中生下儿子。面对组织危机,夫妻俩做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决定——丢下亲生骨肉越狱逃跑。更离奇的是,抓捕他们的特务头子庄祖方不仅没有杀害这个婴儿,反而将其抚养成人。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秘密? 谢育才原名谢胡贤,1904年出生于海南万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4月,谢育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从海南到上海,从地下工作到苏区斗争,谢育才一步步成长为党的重要干部。 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南方委员会决定任命谢育才为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这个任命对谢育才来说既是重任也是挑战。5月份,谢育才携怀孕的妻子王勖告别闽西南,踏上了前往江西的征程。 然而命运并不眷顾这对革命夫妇。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的行踪被泄露给了特务机关。江西省委的交通员李铁拐和赣西南特委组织部长李照贤等人已经被捕叛变,成为特务机关的走狗。7月15日,谢育才在吉安因叛徒告密被捕,妻子王勖也同时被抓。 被关押在江西泰和马家洲集中营期间,王勖在恶劣的环境中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谢继强。监狱里条件极其恶劣,王勖为了让孩子活下去,只能把自己的一半口粮先喂孩子,等孩子吃饱后再吃剩下的。敌人更是无耻地利用这个婴儿来要挟谢育才,企图让他投降。 更糟糕的是,敌人利用谢育才的名义写信给代理省委书记颜福华,成功诱捕了颜福华。令人痛心的是,颜福华被捕后很快就叛变投敌,成为特务机关的帮凶。江西省委机关随即被完全破坏,电台也落入敌手。 谢育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如果南方委员会不知道江西省委已被破坏,整个南委都将面临灭顶之灾。为了挽救党组织,他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写下”自首书”,以换取出狱报警的机会。 1942年2月9日,敌人以为谢育才真的投降了,就把他和妻子转移到特务头子庄祖方的寓所进行软禁。夫妇二人表面上装出顺从的样子,暗中却在为逃跑做准备。他们偷偷积攒干粮,把狱友送的旗袍改成便于行动的短衣,甚至准备了剪刀防身。 1942年4月29日深夜,机会终于来了。谢育才夫妇趁看守疏忽的时机,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忍痛抛下不满周岁的亲生儿子,从窗户爬出逃跑。临走前,谢育才留下两张纸条,一张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张请求庄祖方不要伤害无辜的孩子。 逃跑过程充满了艰险。夫妇二人昼伏夜行,风餐露宿,跨越江西、广东、福建三省,步行500多公里,历时24天,终于在5月22日到达福建平和县,找到了南方委员会的联络人。谢育才连夜写报告,详细汇报了江西省委被完全破坏的情况,成功完成了向南委报警的使命。 而被留在庄祖方家的谢继强,出人意料地得到了较好的待遇。庄祖方不仅没有杀害这个婴儿,反而将其收养,给了他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解放前夕,庄祖方带着谢继强逃往香港,这段经历让父子分离了近十年。 1950年,谢育才被任命为汕头市市长,开始了新中国建设的工作。就在他忙于市政建设时,意外得知失散多年的儿子还活着,而且就在香港。经过组织的努力和协调,在中共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的同意下,通过策反工作与庄祖方建立联系,谢继强终于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 这次家庭团聚对谢育才夫妇来说既是喜悦也是复杂的。他们的儿子在特务家庭中长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性格温和有礼。1960年,谢继强从广州广雅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北京中国科技大学,继续学术追求。然而天不假年,谢继强身体一直不好,1976年英年早逝,年仅35岁。 谢育才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传奇。由于历史的复杂性,他在越狱后曾遭到党内怀疑和审查,多次被开除党籍又重新入党。1977年3月25日,谢育才在湛江病逝,享年73岁。1999年,中共中央纪委决定恢复谢育才1926年至1945年的党籍党龄,还了这位革命老人一个清白。 一个父亲为了信仰抛弃亲生骨肉,一个特务头子却收养敌人的孩子,这种历史的荒诞感让人深思。谢育才的选择是对是错?庄祖方的行为又该如何评价?在那个特殊年代,人性与政治、亲情与信仰之间的冲突,至今仍值得我们反思。你怎么看待谢育才的选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