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朱婷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人家江苏女排毕竟是小半个国家队啊,配合显然要比河南女排更默契,吴梦洁的后三进攻、龚翔宇的前交叉战术、张常宁的冲进短球、再加上俩副攻的快攻,多点开花,河南女排这边根本不知道去拦谁? 河南女排的五连胜在江苏队面前戛然而止。0-3的比分看似干脆利落,背后却是两种建队理念的激烈碰撞。朱婷双拳难敌四手,空有世界级主攻的实力,却在团队作战的浪潮中孤立无援。 江苏女排简直是把国家队那套战术体系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全运赛场。刁琳宇的传球如同精确制导导弹,总能找到最合适的进攻点。张常宁的短球诡秘莫测,龚翔宇的前交叉迅如闪电,吴梦洁的后三进攻更是雷霆万钧。这套打法早在世界女排联赛就经过千锤百炼——吴梦洁曾以230分的总得分位列全球第二,庄宇珊也跻身最佳得分榜第四名。 江苏队的恐怖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谁会发起致命一击。副攻杨佳和万梓玥的快攻如同暗器,随时准备给对手以致命一击。这种多点开花的进攻体系让河南队的拦网形同虚设,韩雯雅、段梦可这些年轻攻手在经验老到的江苏队员面前显得手足无措。 反观河南女排,战术板上似乎只有“把球传给朱婷”这一个选项。当朱婷在第三局被提前换下时,整个球队的攻防体系顿时土崩瓦解。这不是朱婷的责任,而是整个球队结构性的问题。排球毕竟是六个人的运动,再耀眼的明星也需要团队的支撑。 江苏女排的强大并非一日之功。今年4月,中国女排新一届集训名单中,江苏一举贡献了7名球员,成为国手输出第一大户。这些队员经过国家队的锤炼,回到省队自然心有灵犀。而河南女排除了朱婷外,再无第二人能够撑起大局。 团队配合的默契需要时间沉淀。江苏队这批队员一起征战过无数国际赛事,彼此间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心领神会。而河南女排与朱婷的磨合显然还不够火候,攻防转换时常出现脱节,面对江苏队行云流水般的配合,只能疲于奔命。 这场比赛的结果值得整个排球界深思。在球星战术与团队篮球之间,江苏女排做出了最佳示范。张常宁此次全运会后即将退役并转型教练,她的选择或许指明了中国排球未来发展的方向——让优秀的运动员沉淀为教练,将宝贵经验传承下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