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被28岁管,Meta首席AI科学家不干了!一场人事动荡,揭社群巨头技术路线

梁鸿瑞 2025-11-14 12:59:06

65岁被28岁管,Meta首席AI科学家不干了!一场人事动荡,揭社群巨头技术路线大分歧。 Meta首席AI科学家、图灵奖得主杨立昆(Yann LeCun),近日传出正与同事及投资人洽谈,计划离开他服务超过十年的Meta,创办新公司专注于他所主张的「世界模型」(world models)研究,这背后不仅是Meta在AI人事布局上的动荡,更是代表着AI发展技术路线分歧。 根据《金融时报》报导,杨立昆已向同事透露,他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离开Meta,并创办一间自己的公司,目前也已和投资者进行初步联系。 杨立昆在2013年加入Meta,多年来领导着基础AI研究(FAIR)团队,是Meta在AI领域的主要领导者。但近几个月来,随着Meta将重心转移到新成立的AI团队,追求超越人类智慧的超级智慧,FAIR也被认为受到冷落,甚至在先前的裁员中规模有所缩减。 这场变革的导火线,可追溯到今年推出的Llama 4模型表现不如预期,外界反应平平。为了追求突破,Meta执行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以140亿美元收购资料标注公司Scale AI 49%股权,并直接邀请该公司28岁的创办人汪滔(Alexandr Wang)空降,负责主导Meta的AI发展方向。 同时,Meta 大举招募逾 50 名顶尖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成立了新的AI部门TBD实验室以实现祖克柏所追求的超级智慧愿景。 作为长期领导Meta在AI领域方向的负责人,65岁的杨立昆在组织调整后,这位图灵奖得主现在必须向年仅28岁的汪滔汇报工作。 这种变化代表着Meta在AI研究重心的转移。FAIR专注于5到10年后的基础AI技术突破,而新成立的TBD实验室则将资源集中在快速迭代、追求短期突破的超级智慧目标上。这种战略的转变,让FAIR的资源和关注度遭到大幅压缩。近期Meta宣布在AI部门裁员600人,FAIR团队的规模便受到缩减。 杨立昆领导的FAIR曾于2023年开发了Meta首个开源模型Llama。然而,后续的Llama版本已转由公司另一个团队负责开发与训练。更令人唏嘘的是,最初Llama研究论文上的14位研究人员,如今只剩下一人仍在公司服务。 这一系列变动,都让这位AI大咖的长期付出蒙上阴影,他对AI发展方向的声音也逐渐在公司的战略布局中被边缘化。 杨立昆的离职意图,除了内部组织的变化外,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与 Meta 在技术路线上的根本分歧。他一直以来都是当前主流技术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强烈怀疑者。他曾在公开场合毫不留情地批评,目前的大型语言模型「比猫还笨」,并断言这种技术永远不可能实现通用人工智慧。 杨立昆认为,大型语言模型对「物理世界怎么运作」的理解很弱;要像人或猫那样能预判现实、制定行动计划,AI必须从视讯及空间资料学出内在因果与可预测的部分,形成「能想像未来状态」的模型,他称之为世界模型。 「我在矽谷的各个角落──包括在Meta──都没有交到朋友。」他曾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场座谈会上坦言,「因为我说在三到五年内,世界模型将成为AI架构的主导模型,没有人会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使用我们今天拥有的大型语言模型。」 杨立昆的公开质疑,显然与马克·扎克伯格将大型语言模型视为实现超级智慧核心路径的策略背道而驰。再加上现在投资者对Meta的AI投资有着越来越大的质疑与压力,这势必促使马克·扎克伯格更倾向于追求快速见效的大型语言模型路线,进一步加深了两者在技术路线上的分歧。

0 阅读:105
梁鸿瑞

梁鸿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