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安世半导体事件自爆发以来已持续超过40天,事态发展不仅牵动着全球科技和汽车产

初墨共谈 2025-11-14 08:36:10

荷兰安世半导体事件自爆发以来已持续超过40天,事态发展不仅牵动着全球科技和汽车产业链,更成为中欧博弈的新焦点。 这场风波的起点就是赤裸裸的霸权操作。2025年9月30日,荷兰突然拿“国家安全”当借口,冻结中资股权,停了CEO的职,还断了东莞工厂的晶圆供应,硬生生把商业并购案搞成了政治事。 安世可不是小公司,全球40%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都是它家的,东莞工厂要承担70%的封装测试活儿,苹果、特斯拉、大众全是它的客户。 管制令一下来,东莞两条生产线直接停了,3000多员工等着上班,全球汽车产业瞬间就慌了。欧洲车企协会赶紧预警,再断供下去,要亏200多亿欧元,10万个工作岗位都要没了。 荷方的野心藏都藏不住。闻泰科技说,对方要建特殊监事会,20多项核心事都能一票否决,还逼着卖股权、搞海外上市,说白了就是想抢控制权。 中方反击又快又准。10月就搞了针对性出口管制,11月1日又放了善意,豁免合规申请,既守住底线,又留了谈判余地,明明白白说:不停止侵权,就别谈。 欧洲车企集体施压才是破局关键。博世、欧摩威这些巨头扛不住了,断供让工厂产能只用到70%,20多家企业直接发抗议函,逼着荷兰政府回头。 就说德国大众,安世的芯片一断,旗下新能源车型生产线直接停了三成,10月份销量跌了25%,4S店都在抱怨没车可卖,这损失谁扛得住? 荷兰转变说白了就是算利益账。2024年中荷贸易额1100亿美元,中方顺差724亿美元,僵局已经影响到荷兰的农产品、机械制造这些优势领域,再耗着不划算。 好消息是转机来了。11月初欧摩威、博世都确认恢复收安世的芯片,荷兰预计下周就停管制,把控制权还给闻泰科技。 闻泰科技也没闲着,早就开始重构国内供应链,要稳住80%的国内产能,加速关键技术国产化,用实力打破封锁。 这场40天的博弈,其实说明白了一个理:全球化时代,没人能单边赢。荷兰拿“安全”当幌子搞霸权,最后只会坑自己,让全球产业链为地缘政治买单。 所谓的“安全审查”,不过是想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中企海外并购不该成霸权的靶子,公平交易、尊重产权,这才是做生意的本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1
初墨共谈

初墨共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