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若开战,日本将成主战场!梁光烈14年前预判精准应验

且听楚楚说 2025-11-13 20:40:40

国防部前部长梁光烈曾经主张:“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打一个,不如拉日本一起打”!   梁光烈的这番话,最早出现在2011年访美期间,当时的全球安全格局还没今天这么紧张,但他能预见日本会在台海问题上扮演“第一前哨”的角色。   那时候,他就点破了一点,面对外部威胁,寄希望于对手给你时间准备,是最不靠谱的。战争一旦爆发,主动权永远属于先发制人的一方,被动应付只会让代价越来越大。   梁光烈还一再强调中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主动威慑的核心不是“好战”,而是要让潜在对手知道,任何介入都要付出难以承受的成本。   这种威慑,是现代大国博弈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底线,尤其是眼下台海局势骤然升温,梁光烈的预判更显得高屋建瓴。   今年,日本防卫预算高达8.7005万亿日元,刷新历史纪录。   把这笔钱都花在哪了?198亿日元专门砸在远程导弹研发,2391亿日元用来攻克高超音速武器,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400枚“战斧”导弹,直接部署在距离台湾不到230公里的石垣岛。   这些数字不是简单地“买武器”,而是明晃晃地把军事压力推到了台海门口。   日方高层宣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些话是为自卫队介入提供了现实操作基础。   日本把冲绳那霸机场、石垣港等16处据点划为“有事枢纽”,这些都是美军前进基地,同时也是日方弹药、燃料、补给的集散地。   一旦台海局势突变,这些节点就能迅速变成美日联动的“跳板”,直接对台海航线形成封锁,甚至可以对东南沿海构成立体威胁。   这种部署,跟美军在西南诸岛的“海马斯”火箭炮联动,日方自卫队直接承接后勤,双方协同早已不是临时拼凑,而是体系化的实战布局。   日本不再是“配角”,而是美国干涉台海的前线支点。这种变化,恰好验证了梁光烈“拉日本一起打”的战略眼光。   为什么梁光烈要点名日本?不是主动挑事,而是日本已经被美国推到了台海问题的最前哨。   美军负责打击,日方兜底保障,这种分工让美国可以把风险转嫁出去,自己保持战略灵活性。   日方陆自则加紧强化西南诸岛防御,甚至演练如何短时间内增援前线基地。这种演习,已经从纸面推演变成了实操演练。   石垣岛部署的战斧导弹(射程1600公里),能覆盖台湾全岛和东南沿海,日本陆自自研的12式岸舰导弹改进型(射程1000公里)同样威胁不小。   日本新版《安保三文件》明确把台湾纳入“周边事态”,给自卫队干预提供了足够的法理空间。   梁光烈的主张,正是针对这种风险,被动防御的代价,往往比主动威慑要大得多。主动威慑不是要打仗,而是要让对手明白,任何军事冒险都不可能只付出“小代价”。   “拉日本一起打”,就是要让日本知道,一旦介入台海,不再是“安全后方”,而是直接承担主战场的高风险。   这种威慑思路,不仅是军事层面的,也是地缘博弈的博弈逻辑,通过“拉日本一起打”的策略,可以逼迫美日分散资源,拉长战线,让美国的干预变得更加复杂和高成本。   对战略对手来说,这是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方式。   战术上怎么做?关键节点就是摧毁石垣岛导弹基地、封锁“有事枢纽”,打乱对方的前进基地和补给链条。   只要这些节点被有效威慑,美日的联动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台海局势的主动权也会发生转移。实际上,这种“点穴式”反制,已经在相关军事演练和推演中反复被验证。   美日澳的多边演习、对台“有事”条款的纳入、远程打击能力的提升,本质上都是想把台海变成一个可控的“战略棋盘”。   但这种棋盘的代价,远比想象中要高,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整个干预体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正因如此,梁光烈的威慑逻辑才显得格外重要。   2025年日本防卫预算的膨胀,背后是美日同盟对地区安全格局的重塑,对中国来说,如何通过体系化威慑,打破对手的战略自信,是台海安全的关键。 梁光烈的洞察,其实早已被现实所印证,今天的台海博弈,已不再是单纯的两岸关系问题,而是中美日三边博弈的前沿阵地。   日本的角色,早已从“后勤支援”转为“直接介入”。美军把压力转嫁给日本,日本则通过扩军备战把自己推向风险的前线。 回头再看台海棋局,谁掌握主动权,谁能控制冲突升级的节奏,谁就能在地缘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日本把赌注越押越大,美日同盟的介入越来越深,但这恰恰给中国提供了体系化反制的空间。只有主动出击,才能避免被动挨打;只有敢于威慑,才能守住和平。   梁光烈的观点,已经成为新一代安全战略的重要参考,台海局势越复杂,越需要理性威慑和精准博弈。   与其坐等对手来敲门,不如提前布好棋局,让对手明白,台海不是“零代价游戏”,而是风险与成本共存的战略高地。   参考信源: 中国历任国防部长留下的豪言壮语,至今让人热血沸腾! 2019-03-27 烟台市福山区检察院

0 阅读:53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2
2025-11-14 23:28

致敬!

猜你喜欢

且听楚楚说

且听楚楚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