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

探修説 2025-11-13 19:30:38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核战争这东西,从来没有赢家,“相互确保摧毁” 是所有核大国的底线,俄罗斯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真要是动用战略核武器攻击这四个国家,且不说美国、英国本身就是核大国,拥有强大的核反击能力,就算德国没有核弹,美国也会立刻启动核报复,到时候俄罗斯本土也会被核弹夷为平地,整个国家都得玩完,这是俄罗斯绝对承受不起的代价。 梅德韦杰夫作为俄罗斯前总统、现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不可能不懂这个最基本的逻辑,他喊出 “全球性毁灭”,不是真的想让世界末日降临,而是要让西方和乌克兰相信 “俄罗斯真的敢赌”,从而产生畏惧心理。 再看看他选的这四个目标,针对性其实特别强,就是精准打西方的软肋。 乌克兰是直接战场对手,也是西方援助的直接受益者,把乌克兰列进去,是想吓住乌克兰政府,让他们不敢再硬扛,赶紧放弃抵抗; 德国、英国、美国则是西方援乌的核心力量 —— 美国是援乌的 “总后台”,提供了最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英国是反俄最积极的欧洲国家之一,德国则是欧洲经济大国,也是援乌的重要参与者。 把这三个国家拉进来,就是明确告诉西方:再敢源源不断给乌克兰送武器、递弹药,就别怪俄罗斯 “掀桌子”,你们也得跟着陪葬。 这种针对性的威胁,比泛泛而谈的核威慑更能让西方政客忌惮,毕竟没人愿意为了乌克兰,把自己国家拖进核战的深渊。 俄罗斯现在的处境,确实需要这样一张 “底牌” 来施压。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一直没断,从武器装备到经济支持,让俄罗斯在战场上迟迟没能达成既定目标,长期消耗下来,俄罗斯的经济、军事都面临不小压力。 常规战场拿不到的优势,就只能靠 “核威慑” 这种非常规手段来补 —— 毕竟核威胁的威慑力最大,能以最小的成本,让西方在援乌问题上投鼠忌器。 之前俄罗斯也多次释放过类似的核威慑信号,比如强调 “会动用一切手段保卫领土完整”,本质上都是一个路数:不是真的要动核,而是要让西方不敢再深度介入,给乌克兰的援助 “踩刹车”,同时逼乌克兰认清现实,知道继续打下去可能面临 “核风险”,从而愿意回到谈判桌前,接受俄罗斯的部分诉求。 而且从国际规则和现实来看,俄罗斯也不可能真的动用核弹。联合国宪章明确禁止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他国,尤其是针对平民的攻击,一旦俄罗斯真的这么做,会遭到全球所有国家的孤立和反对,就算是盟友也会与其划清界限,这对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长远利益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核心诉求是巩固在乌东、乌南的既得利益,建立 “战略缓冲带”,而不是要毁灭世界 —— 真要是引发全球性毁灭,俄罗斯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这完全不符合俄罗斯的战略利益,梅德韦杰夫不可能不清楚这其中的利害。 说白了,梅德韦杰夫的狠话,就是一场 “心理战”。他算准了西方政客最看重本国安全和民众利益,不敢赌核战的风险,所以故意把话说得极端,制造 “要么谈判,要么核战” 的二选一局面。 这就像两个人掰手腕,一方快撑不住了,就喊着 “再使劲我就砸桌子了”,不是真的想砸桌子,而是想让对方松劲、让步。俄罗斯现在就是想靠这波核恫吓,让西方减少甚至停止对乌援助,让乌克兰失去持续抵抗的能力,最后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保住已经到手的领土和利益。 这种 “核威慑” 虽然看着吓人,但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 用多了也会失效,如果西方慢慢摸清俄罗斯 “只敢喊不敢做” 的底牌,后续的威慑力就会大打折扣。但至少现在,这招确实能起到施压效果,让西方在援乌问题上更加谨慎,也让乌克兰不得不考虑 “核风险” 带来的后果。 梅德韦杰夫的目的,从来不是要让世界进入末日,而是要靠 “末日威胁”,为俄罗斯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这才是他狠话背后的真实算盘。

0 阅读:42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