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联邦宣布 11月13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连续第二天要求全美40个繁忙机场削减6%航班,当天就有890趟航班取消、750趟延误,交通部长达菲警告,国会不尽快重启政府,传统节日旅行高峰前航班中断会更糟,多家航司已削减航班并为旅客退款,FAA预计14日航班削减比例将升至10%,空管人员持续无薪上班,出勤情况稍有改善。 美国交通部长达菲这时候站出来说话了,他语气挺严肃的,直接警告国会:“要是你们不赶紧重启政府,传统节日旅行高峰前,航班中断的情况只会更糟。 ”这话可不是吓唬人,毕竟现在离感恩节、圣诞节这些大节日也没多久了,到时候机场人挤人,航班再一乱,那场面简直不敢想。 多家航空公司也坐不住了,纷纷宣布削减航班,还给受影响的旅客退款,算是给这场混乱添了把“安抚剂”。 不过,FAA那边可没闲着,他们预计到14日,航班削减比例还得往上涨,直接升到10%。 这可不是小数目,意味着更多旅客的行程要被打乱。 更让人无奈的是,空管人员现在还在无薪上班呢。 虽说FAA说人员出勤情况稍微改善了点,但想想看,连续这么多天没工资拿,谁还能一直保持高效率?这背后的苦水,估计只有空管人员自己最清楚。 其实,这场航班混乱的根源,还得追溯到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 自从政府停摆以来,航空业就成了重灾区。 空管人员、安检人员这些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要么被迫无薪工作,要么直接请假走人。 毕竟,谁都得养家糊口,不能一直为爱发电吧?结果就是,机场人手严重不足,航班运营效率直线下降。 就拿前几天来说吧,11月8日那天,全美有超过1400个往返美国或在美境内的航班被取消,还有约6000个航班延误。 这数字听着都吓人。 更夸张的是,有些机场的延误时间长达数小时,旅客们只能在机场干等着,抱怨声一片。 有位旅客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我原本计划好了一切,结果航班取消,改签又延误,现在整个人都乱套了。 ”这种无奈和愤怒,估计很多旅客都感同身受。 政府停摆的影响,可不止体现在航班上。 美国交通部长达菲还透露,为了让私人飞机减少在繁忙商业机场的起降,交通部甚至建议它们去较小的机场或简易机场。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商业机场现在人手不够,实在忙不过来。 可这样一来,私人飞机的运营成本就上去了,不少私人飞机主也开始抱怨连连。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场混乱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FAA之前就宣布过,航班削减会逐步进行:从11月7日开始取消4%的航班,到11月11日取消6%,再到11月13日取消8%,最后到11月14日取消10%。 这节奏,简直是一步步把航空业往深渊里推。 而且,美国两党对于如何结束政府停摆,到现在还没达成一致。 共和党和民主党各执一词,谁也不肯让步,导致国会僵局持续。 这种政治博弈的背后,受苦的却是普通旅客和航空业从业者。其实,美国航空业的这场混乱,早就不是第一次了。自从政府停摆以来,类似的情况就反复出现。 每次停摆,航空业都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毕竟,航空业对人员和设备的依赖程度太高,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系统就会陷入瘫痪。 而且,航空业还涉及到大量的国际旅客和货物运输,一旦混乱持续下去,对美国的经济和国际形象都会造成不小的打击。 就拿这次来说吧,航班取消和延误不仅让旅客们头疼不已,还让航空公司损失惨重。 机票收入减少了不说,还得给旅客退款、安排住宿和改签,这些成本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长期下去,旅客们可能会对美国航空业失去信心,转而选择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 这对美国航空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再看看美国两党这边,他们似乎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共和党人拒绝了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提出的结束政府停摆的提案,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而民主党人也不肯轻易让步,坚持要达成自己的诉求。 这种政治博弈的背后,是无数旅客的无奈和航空业的挣扎。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 只要两党能够放下分歧,尽快重启政府,航空业的混乱就能得到缓解。 毕竟,政府停摆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航空业受影响,其他行业也难以幸免。而且,长期停摆还会对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更大的威胁。 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两党似乎还没有达成共识的迹象。 他们还在为各自的利益争得不可开交,完全不顾及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 这种做法,不仅让旅客们失望透顶,也让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说到底,这场航空业的混乱,还是美国政治体制的弊端所致。两党之间的争斗和博弈,已经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民众只能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他们期待着政府能够尽快解决问题,让生活恢复正常。可现实却往往让他们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