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背后的大水鱼,终于被揪出来了!德国查明,扎卢日内大将,竟然是“北溪”真正

阿皮历史库 2025-11-13 10:46:39

“北溪”背后的大水鱼,终于被揪出来了!德国查明,扎卢日内大将,竟然是“北溪”真正的黑手,曾是泽连斯基最大对手!     2025年11月,德国调查人员终于拿出了关于这桩悬案的完整的证据链,把真相公之于众。     德国调查组先从航运记录入手,发现爆炸前后有一艘叫“仙女座”号的乌克兰货轮形迹可疑。     这艘船排水量才500吨,申报的货物是钢材,却在关键时间段关闭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这可是规避监控的典型操作。     调查组调取了港口监控,发现这艘船靠岸时,有7个穿深色连帽衫的人下船,其中两个人还带着防水背包,这些人的长相后来被证实和参与行动的潜水员高度吻合。     真正的突破口来自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是博恩霍尔姆岛的测速摄像头拍下来的。     照片里两个戴潜水镜的男人正往海边走,而那个位置离“北溪2号”管道的登陆点只有8公里。     德国警方用商业人脸识别软件比对,竟然找到了其中一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和个人网站,顺藤摸瓜锁定了他的身份——乌克兰海军特种部队“海鹰”大队的退役潜水员。     顺着这个潜水员的线索,调查组又追踪到了他的通讯记录,发现他在爆炸前频繁联系乌克兰驻波兰武官的私人号码。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截获了行动指挥官和下属的加密通话,里面明确提到“总司令已经点头,行动必须在本月完成”。     这个“总司令”,正是当时的乌克兰武装部队最高指挥官扎卢日内。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细节浮出水面,参与行动的7个人里,3个是乌克兰特种部队士兵,4个是资深潜水员。     行动指挥官叫谢尔盖·库兹涅佐夫,曾在乌克兰安全局服役,后来在意大利被捕,德国已经准备好专机,就等意大利法院裁定是否引渡。     扎卢日内可不是一般人,1973年出生在军事家族,一路从排长做到总司令,2021年上任时才48岁,是乌克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总司令,也是第一个没有苏联军队服役经历的总司令。     他在俄乌冲突初期表现亮眼,基辅保卫战里靠灵活战术挫败俄军攻势,一度被西方媒体捧为“战神”,支持率更是一路飙升。     2023年底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高达88%,而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已经从84%跌到了62%,后来更是降到了26.7%,两人的权力矛盾早就暗流涌动。     两人的分歧首先体现在军事指挥上,2023年巴赫穆特战役期间,扎卢日内主张撤军保存实力,觉得没必要为了一座孤城牺牲大量士兵,但泽连斯基坚持要死守,认为这是提振士气、争取西方援助的关键,最后导致2万乌军丧生,双方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扎卢日内还曾直接向美国国防部长抱怨,说泽连斯基的总统办公室干涉他的军事职权,甚至公开批评泽连斯基解除所有地区征兵办公室主任的做法。     在扎卢日内看来,欧盟对俄能源依赖是制约对乌援助的关键。     当时“北溪1号”还在运行,德国等欧洲国家因为担心能源断供,对制裁俄罗斯、援助乌克兰一直犹豫不决。     他认为,只有炸掉“北溪”管道,切断俄罗斯和欧洲的经济联系,才能让欧洲彻底断绝对俄妥协的念头,被迫加大对乌军事援助。     这个逻辑虽然极端,但确实符合他的务实风格。     更有意思的是,调查显示泽连斯基一开始可能知道这个计划,但后来中情局局长亲自致电警告他,说袭击“北溪”会引发不可控后果,泽连斯基就下令终止了。     可扎卢日内没服从命令,硬是让手下把行动推进到底,这也为他后来被解职埋下了伏笔。     扎卢日内现在顶着驻英国大使的外交身份,德国虽然把他列为调查重点,但要启动司法程序还得突破外交豁免等一系列障碍,短期内他被引渡受审的概率不高。     但不管怎么说,真相已经浮出水面了。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