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开了半辈子车,他教我的开车技巧:1. 车窗永远别留缝:哪怕三伏天开空调也别犯懒——他说当年亲眼见过虫子飞进司机眼睛引发车祸,现在想想后背发凉。2. 每次启动前绕车走一圈:检查轮胎气压、车底有无异物,曾有邻居因没发现轮胎扎钉高速爆胎,场面惊险。3. 上车先调后视镜:左右后视镜要调到能看到车身1/4、地平线居中,中央后视镜必须完整映出后挡风玻璃——他说曾有新手因后视镜盲区没看到侧方来车,变道时差点撞护栏。4. 安全带是“保命带”:不管前排后排,发车前必须检查所有人是否扣好,尤其后排小孩别侥幸。他见过追尾事故中后排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直接撞向前排座椅,鼻梁骨当场撞断。5. 起步必打转向灯:哪怕只是挪车出库,提前3秒打灯再观察后视镜,给后车留反应时间。小区里曾有车主不打灯直接倒车,被后方电动车撞坏尾灯,全责还闹笑话。6. 跟车别贴“屁股”:高速至少保持100米、市区堵车时也要留2个车身距离,特别是前车是大货车时。他亲身经历过前车急刹,因留够距离及时刹住,避免了被后车连环追尾的惊险。7. 夜间会车切近光:对面来车时千万别仗着自己远光“亮”就不切换,强光直射会让对方瞬间失明。村里曾有司机开远光会车,导致对向三轮车避让不及翻进沟里,赔了好几万。8. 过路口先“扫描”:绿灯起步前快速左右扫两眼,防止有闯红灯的行人或电动车;红灯刹车时提前观察后视镜,避免被后车追尾(尤其注意后方有无大货车)。9. 弯道绝不超车:山路或小区弯道盲区大,对面可能随时来车。他认识的司机曾在弯道超车,撞见对向轿车,急打方向冲进田里,车损不说,人吓得一周没敢摸方向盘。10. 坡道停车“双保险”:拉手刹后再挂一档(手动挡)或P档(自动挡),别信“只拉手刹就行”。楼下大爷曾在斜坡停车没挂挡,手刹老化导致车溜进花坛,所幸没人受伤。11. 雨天行车“稳字诀”:车速不超60码,转弯时提前减速、缓打方向,避免车轮打滑。他提醒过多次的新手司机,雨天在匝道加速转弯,结果车身360度旋转,万幸没撞护栏。12. 儿童必须坐安全座椅:别用大人怀抱或安全带硬勒,4岁以下必须反向安装。新闻里看过太多急刹时孩子从家长怀里飞出去撞挡风玻璃的悲剧,血的教训不能忘。13. 跑长途“定时换岗”:连续开2小时必进服务区休息,洗把脸、活动腿脚,千万别靠红牛硬撑。他见过服务区里停着的事故车,司机疲劳走神直接撞上隔离带,车头全毁。14. 手机坚决“放远点”:导航提前设好,来电用蓝牙接,哪怕看一眼短信的2秒钟,车已经开出50米。表弟曾低头回消息,差点撞上突然变道的出租车,吓出一身冷汗。15. 加油别“贪满”:加到跳枪就行,夏天别超过油箱容量的80%,防止汽油挥发损坏碳罐。他朋友的车总加满油,结果碳罐堵塞,加油时能闻到明显的汽油味,维修花了上千。16. 停车远离“高空隐患”:树下别停(鸟粪、枯枝)、阳台下别停(花盆、晾衣杆)、广告牌下别停(大风天易掉落。去年台风天,邻居车被楼上掉落的晾衣架砸中天窗,走保险都折腾了半个月。17. 雨刮器定期检查:每半年换一次胶条,别等下雨天刮不干净才想起——有次暴雨天他发现雨刮器老化刮出“水痕”,根本看不清前方,只能靠边停车等雨小,差点耽误急事。18. 故障或事故“三步曲”:先开双闪、再放三角牌(高速放150米外)、人撤离到护栏外。他曾目睹后方车辆没放警示牌,导致二次事故,本是小刮蹭,最后变成三车连撞。19. 牢记“让行规则”:转盘里的车优先、右转让左转、直行让行人,别抢那几秒。小区门口见过两车抢道相撞,交警来了直接判未让行方全责,耽误时间又丢脸。20. 心态比技术重要:遇到加塞别较劲、被按喇叭别上火,开车不是斗气。他说早年见过两司机路怒别车,最后双双撞护栏,车毁了不说,还因危险驾驶被拘留,不值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