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表示,解放军若想登陆台湾,完成武力统一,不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2 18:02:21

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表示,解放军若想登陆台湾,完成武力统一,不似外界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台湾海峡虽然在地图上看起来似乎并不算太宽,但它却是一道真正的天险。台湾海峡的平均宽度为180公里,最窄处也有130公里。对于任何登陆作战来说,这样的距离远非想象中的轻松跨越。 两栖登陆艇10到15节的航速,意味着横渡最窄处也要7到8个小时,这可不是悠闲渡海,而是在毫无遮蔽的海面上暴露大半天,期间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致命。 棘手的是海峡复杂的水文地形,深浅骤变的海底、暗藏的暗流漩涡,就连民用货轮都常遇搁浅麻烦,满载兵力装备的登陆舰队一旦误入,很可能陷入进退两难。 气候也是不省心,冬季东北季风掀起的巨浪能让登陆艇颠簸如叶,夏季台风说来就来,春季海雾遮天蔽日,这些自然因素都能轻易打乱作战节奏。 台军多年来针对性构建的防御体系也绝非摆设,虽然整体战力不算顶尖,但所有心思都用在了抗登陆上。 公开数据显示,台军总兵力约16.5万人,陆军9.2万人作为防御主力,分成3个军团和4个防卫指挥部,把台湾本岛防守得严丝合缝。 1160辆坦克、1700多门火炮构成滩头火力网,2000枚反舰导弹依托岛礁机动部署,打完就跑难以清除。 海军160多艘舰艇虽多是老古董,但熟悉海峡水文,专注反舰作战;空军400多架战机依托地面防空体系,足以对海面登陆舰队形成持续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台军导弹库存高达7000多枚,2025年还计划将年产量提升至1500枚,摆明了要靠导弹雨阻滞登陆。 不过台军也有短板,志愿役兵源连年锐减,一年内就蒸发11个联兵营,官兵不堪重负大量离退,再加上大陆对8家台军工企业的出口管制,使其导弹生产所需的特种钢材、精密仪器供应受限,实际可部署导弹仅为宣称数量的43%,但即便如此,这些防御力量仍能有效打乱登陆节奏。 现代登陆战是对协同能力的极致考验,任何环节掉链子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解放军要将数万甚至数十万兵力、装备一次性送过海峡,需要动用大量登陆舰、运输船,如此庞大的舰队在集结和航渡中,如何不被发现干扰本身就是巨大难题。 即便突破海空拦截抵达滩头,还要面对水雷、铁桶阵等障碍物,而台军装甲旅和机步旅会迅速集结反扑,北部269机步旅的50辆坦克、601陆航旅的30架阿帕奇直升机,在局部战场能形成不小压力。 关键是后勤保障,登陆部队上岸后弹药、油料消耗巨大,而海上补给线随时可能被台军反舰力量切断,一旦后勤脱节,再精锐的部队也会沦为强弩之末。 历史早已给出教训,金门战役中,解放军初期成功登陆,但因船只搁浅无法增援补给,最终被迫撤退,这个惨痛经历足以说明渡海登陆中后勤的致命重要性。 外部势力的潜在干扰更让局势雪上加霜,虽然不会轻易直接出兵,但各种间接干预手段足以搅乱局面。 美国多年来持续对台军售,从F-16战机到爱国者导弹,还计划拨款10亿美元用于“台湾安全合作倡议”。 美军在亚太部署了两支多域特遣部队,第三支正在筹建,装备远程导弹系统部署于菲律宾、日本冲绳等地,甚至计划在与那国岛部署“海马斯”火箭炮,针对性直指台海。美智库CSIS兵推曾模拟美军F-22战机和潜艇南北夹击的场景,虽有偏向性,但也反映出干预的可能性。 有消息称美军特种兵已与台军精锐定期演练,这种军事合作无疑会提升台军作战信心,而解放军为应对潜在干预,不得不预留兵力,这必然分散主要作战方向的力量。 登陆后的社会治理同样是棘手难题,台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台军很可能将军事设施部署在居民区附近,攻城作战既要消灭抵抗力量,又要避免平民伤亡,对部队战术素养和纪律性提出极高要求。 长期受“去中国化”教育影响,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存在误解隔阂,登陆后如何快速恢复秩序、赢得民心,实现有效治理,其难度不亚于战场攻坚。若处理不当,即便军事上成功登陆,也可能陷入长期治安困境,这显然违背武力统一的初衷。 或许有人会说解放军有航母、隐形战机等先进装备,但实战从不是装备参数的简单比拼。 解放军的联合渡海演练虽展现了实力,但那是在无真实对抗、无外部干扰的理想条件下,一旦进入实战,台军抵抗、海峡天险、外部干预、后勤压力交织,变数难料。 美军部署的“海马斯”火箭炮、台军的机动导弹部队,虽技术不算顶尖,但在海峡环境中仍能对登陆舰队形成威胁。 所以说,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绝非速战速决的轻松战役,而是需要克服天时、地利、人和多重挑战的系统工程,其复杂程度和艰巨性,确实远非外界想象中那么简单。 参考信息来源如下图: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

2
2025-11-12 18:26

几十上百万架无人机盯死整个台湾,台军一露头就打,你的导弹有毛用。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