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药店真的太不象话了!我本来只想买盒阿莫西林,结果给我推荐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还不能刷医保! 昨天嗓子疼得直冒烟,吞口水都像咽刀片,八成是扁桃体又发炎了。想起家里的阿莫西林吃完了,揣着医保卡就往小区门口的药店跑——以前在这儿买过,十来块钱一盒,刷医保特方便。 刚进门,穿白大褂的店员就迎上来,脸上堆着笑:“姐,您买点啥?” “来盒阿莫西林。”我直奔主题,嗓子疼得不想多说话。 店员没动,反而上下打量我一眼:“姐,您这是感冒了?嗓子不舒服?” “嗯,扁桃体发炎,以前吃这个挺管用。” “那光吃阿莫西林可不行。”她转身从货架上搬下来一摞药,“您看这个清热解毒口服液,专治嗓子疼;还有这个维生素C泡腾片,增强抵抗力的;再来两盒润喉糖吧,含着能舒服点。” 我瞅着那堆药,起码得两百块,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我就买阿莫西林就行。” “姐,您这就不懂了。”她把药往柜台上一放,说得头头是道,“扁桃体发炎光用抗生素效果慢,得配着清热解毒的药,好得快。您看您都疼成这样了,不赶紧治好,万一加重了咋办?” 我被她说得有点犹豫,但还是坚持:“真不用,我家里还有别的药,就缺阿莫西林。” 她这才不情不愿地转身拿药,边扫码边嘟囔:“现在的人啊,都不知道爱惜自己。这阿莫西林是抗生素,总吃对身体不好,配点中成药调理调理多好。” 我没接话,掏出医保卡:“刷这个吧。” “这个刷不了医保。”她头也不抬。 “啊?”我愣了,“以前不都能刷吗?” “现在规定严了,抗生素类的药得有处方才能刷医保。”她指了指墙上的告示,字小得跟蚂蚁似的,“您要是有处方,我就能给您刷;没有的话,就得付现金。” 我这才明白,合着她刚才推荐一堆药,就是盼着我付现金买贵的。我压着火问:“那没处方能买吗?” “能买,就是得自费。”她把药往我面前一推,“这个牌子的阿莫西林,38块钱一盒。” 我记得以前买的才12块,这翻了三倍还多。“没有便宜点的吗?” “便宜的都是处方药,得有医生开的单子才能买。”她摊摊手,一脸“爱买不买”的表情,“您要是嫌贵,就去医院开处方,那儿的药便宜,还能刷医保。” 这不是折腾人吗?大冷天的,我嗓子疼得直冒火,哪有功夫再跑医院?我咬咬牙:“行,就这个吧。” 付了钱,拿着那盒阿莫西林往外走,心里堵得慌。刚出店门,就听见里面的店员跟同事说:“你看这人,都疼那样了还舍不得花钱,就买一盒破阿莫西林,真会过日子。” 我气得差点回去理论,想想还是算了,跟她们吵一架,嗓子更疼。 回家路上越想越不对劲。上次我妈高血压,去药店买降压药,本来常吃的那种才十几块,店员非说效果不好,推荐了个进口的,一百多一盒,还说“一分钱一分货,对老人身体好”。我妈架不住劝买了,结果吃了头晕,还是换回原来的药。 还有回我爸感冒,想去买盒感康,店员愣是推荐了一堆中药,说“西药伤胃”,最后花了两百多,买回来的药还没感康管用。 现在的药店,到底是治病救人的地方,还是卖货的超市?明明几块钱能解决的事,非得让人花几百;能刷医保的药藏着掖着,专推荐贵的、不能报销的。你要是不买,店员就给你甩脸子,说些“不懂养生”“不爱惜身体”的话,好像不买他们的药,病就好不了似的。 晚上跟邻居聊天,她说前几天去买创可贴,店员给她推荐了个“进口防水的”,三十多块钱一小盒,结果用着还不如两块钱的普通创可贴。“他们就靠这个提成呢,推荐的药越贵,挣得越多。”邻居叹着气说,“以后买药啊,得跟他们斗智斗勇,不然准被坑。” 可不是嘛。今天这盒阿莫西林,吃着跟以前的也没两样,却多花了二十多块。嗓子还疼着,心里更堵得慌——这哪是买药啊,简直是花钱买气受。啥时候药店能踏踏实实卖药,别总想着给人“搭售”,让咱老百姓能安安心心买到需要的药,就这么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