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果不其然!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慌了 日本政坛最近又起波澜,11月7日,日本政治家高市早苗在国会开会时,突然放出一句非常敏感的话:如果台海有冲突,日本可能进入“存亡危机事态”。 这句话听上去像在摆出军事介入的姿态,一旦发生,等于日本可能卷入战争,问题是,这种话不是日本第一次说,但以前通常都小心翼翼、模棱两可。 即便是爱讲强硬话的前首相安倍,也是在卸任之后才公开“放炮”,而高市却是在任、在国会、用政府身份讲出来,等于是把“暗示”变成“公开挑衅”。 很快,事情在日本国内炸锅了,政坛内部先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和参议员小西洋之。 他们的担忧很简单:这种言论不是保护日本,反而是把国家往战场推,一旦台海动荡,日本成为前线,那损失最大的是日本自己,而不是美国。 日本舆论紧接着跟进,《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主流媒体连续发文批评,意思很明确:你一句话激怒邻国,真正承受代价的是日本经济、日本民众,而不是你个人的政治前途。 为什么日本反应这么大?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日本和中国之间有一根真正的“命脉”,经济,中国是日本的关键贸易伙伴,将近五分之一的日本出口都卖到中国去。 日本经济现在本来就疲软,日元持续贬值、产业外迁严重,这时候如果再因为一句政客口无遮拦的话惹出外交风波,代价不是开玩笑。 更何况,中国很快采取了正式外交动作,直接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把态度摆到桌面上:台湾问题不容挑衅,底线不容试探。 这不是口水战,而是告诉日本:你敢迈一步,我们可以给你颜色看看,在这种压力下,高市的态度三天之内变脸。 11月10日她跳出来“澄清”,说回答的是假设问题,说以后说话会更谨慎,但她最重要的部分没收回,她拒绝道歉、也不撤回原话,看起来就是想两头占:既不认错,又想缓和风向。 内阁也赶紧帮她找补,说政府立场没变,日本不会主动挑衅,但这番“擦屁股”,反而让人看到一个事实:高市根本不是口误,而是有意为之,只是没想到国内舆论和国际压力会这么大。 这一场风波说穿了,并不只是“讲错话”。它暴露出三个现实,第一,日本国内在安全问题上严重分裂,有人想借美国东风扮“亚洲前线”,有人清楚那样做只会让日本变成火药桶。 第二,日本外交空间非常狭窄,既靠中国做生意,又靠美国撑安全,但谁都得罪不起,这种两头为难的现实让它不敢真硬。 第三,政客为了刷存在感,已经拿国家利益当筹码,高市的发言更像是给选民、右翼势力表忠心,争政治资本,却忽视了代价由全体国民承担。 最终,这场风波证明一个简单现实,挑衅换不到安全,逞口舌之勇可能换来真风险,高市想借“强硬”提升个人声望,但换来的却是外交紧张、经济风险、政界批评,连自己都不得不软下来。 一句话,玩火者终会自焚,日本如果继续靠这种赌徒式的政治秀来处理周边问题,损害的永远不是说话的人,而是整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