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2025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山西省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有关部门主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参会,围绕“历史溯源、治水方略、文旅转化、家风传承、基因解码”展开交流。旨在以台骀文化为纽带,深化两岸根脉认同,为晋台文化交流注入新动能。
11月9日,山西省台骀文化研究会组织台湾嘉宾、张氏宗亲与两岸学者,走进晋祠博物馆台骀庙,举行庄重的台骀祭典,并赴汾河公园开展生态文化考察,以“文化寻根+生态探访”的融合形式,推动台骀文化的当代传承与两岸同胞的情感共鸣。
“华夏治水鼻祖、三晋人文始祖、全球张姓世祖”台骀,是一位早于大禹,以治水名垂史册的英雄人物,也是最早打开灵石口,腾出晋阳湖,开拓太原地区的先贤,为历史传说中华夏治水第一人。 在太原东山,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叫台骀山。山上有一尊当地山民塑造的台骀像,他就是被尊为汾河水神的台骀。传说中,台骀在此羽化为一座大山,此山遂名台骀山。
山西故事 相传,台骀治水时从天上摘来三颗星宿,垒成“品”字状,置于象顶之上作为镇压汾魔的镇魔石,经过长期艰苦地与洪水做斗争,九州涤陂,四海会同,终于以告成功于天下。从此,水归河道,众民乃生,万国为治。
台骀率领着太原先民,与洪水搏斗,运用既疏导又堵塞的治水的办法,打开灵石口;又在今侯马台神村一带汾河大拐弯处开凿出了新的汾河河道,使南北流向的汾水开始有目的地滚滚向西,与洮水分开水道,形成了今天的汾河水系分布格局。而附近的东台神和西台神二村,也成为汾河流域唯一一处以台神命名的村落。因为治水有功,台骀受到高阳帝颛顼的嘉奖,被封为掌管汾州一带的地方官员,并受到当地沈、黄、蓐、姒等国家的祭祀,被尊为汾水之神。
台骀死后,其历史功德久久流传,人们立庙造碑,把他推崇为“雨神”和“雨师”。每逢农历五月十八,汾河沿岸的许多地方都要举行传统庙会,百姓齐聚台骀庙,盛况空前,以此纪念这位“能御大灾,能抵大患,有功于民”的一代治水大师。
曾主持编纂嘉靖《太原县志》的高汝行在赴在晋祠圣母殿之南购买了一块地,独资建起一座面阔三间的台骀庙,神龛中塑造着台骀神的金身。千百年来,这位肇始太原的治水神明,受到万世景仰。
台骀庙神龛有一副对联对台骀的事迹做了很好的概括:“统系出金天,障泽惟勤,三晋人民歌圣德;谨猷在汾地,安澜普庆,一方保障赖神功。”
台骀神庙也是张氏祖祠。明清《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即今王郭村。 王郭村西五里有天龙山,东麓神仙峁下有青阳河,古有青阳庙,祀张氏先祖少昊青阳,有张孟谈配享。战国初期,张孟谈相助赵襄子抗智伯解晋阳之围,功成身退,隐于负丘,即此。
台骀不仅是一位早于大禹的治水人物,受到后人的尊敬,他还是张氏先祖。 汾水之滨台骀神庙——张氏祖祠,无疑是海内外张氏寻根谒祖的圣地。山西文化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