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亮了!25岁女烈士用生命点亮黎明前的至暗时刻

寒江孤影呢 2025-11-10 20:45:52

她被捕后遭受下流的酷刑,牺牲前留给难友4个字,向女烈士致敬!她本可以体面地当医生过幸福生活,却选择通过地下工作给我党送出了急缺的物资,最后倒在了光明来临的前夜。 “天快亮了!” 这不是一句普通的鼓励话,是她在生命尽头,对狱中难友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她已经被敌人烫得皮开肉绽,全身是血,但她还是咬紧牙关、挺直腰板,冲着牢房里的人大声喊出这四个字。 她知道,她可能熬不过明天的太阳,但她更知道,这片土地,马上就要迎来真正的光明了。 很多人都说,她原本的人生,是另一条路。 1924年8月,刘惜芬出生在福建厦门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 她的母亲只是个陪嫁丫头,活得没有一点尊严,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服毒自尽了。 刘惜芬是姨妈一手带大的,日子过得清苦,但她从小就特别争气。 1935年,她顺利考入群惠小学,后来又进了华南女子中学。 可1938年,日军占领厦门,学校关门,她也被迫辍学,靠给人缝衣服贴补家用。 她是怎么从一个小姑娘,变成我们党最信任的地下交通员的?这事还得从医院说起。 1940年,为了养家糊口,16岁的刘惜芬考进了日本人办的博爱医院学护理。她学得特别快,护理技术一流。 最重要的是,她有骨头,别人都怕日本人,她敢当面顶撞,说:“你爱你的日本,我爱我的中国!” 就因为这句话,她差点被开除。但她不怕。 她的骨气,从来不是嘴上说说的。 1942年,几个爱国志士刺杀了伪军头子,被关进医院后面的牢房。 刘惜芬偷偷摸摸地给他们送药,还对他们深深鞠了一躬,说:“我向你们的爱国行动致敬!” 那时候,她已经不是个普通的护士了。在她心里,已经种下了另一条路的种子。 抗战胜利后,她没选择出国,也没去大医院捞高薪,而是在家里开了个简易诊所,免费给穷人看病。 风里雨里,从不收诊金,村里人都叫她“菩萨心肠”。 可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又善良又有技术的姑娘,为啥非要走进那么危险的地下工作? 这事得从她的亲戚胡惠敏说起。胡其实是地下党,开始时拿了几本进步书刊给她看,说是“开开眼界”。 她一看就上了心,开始思考国家的事、人民的苦。后来,郑秀宝接手培养她。 她主动要求入党,一次次申请,一次次被考察。直到1949年5月,她终于宣誓入党。 入党的时候,郑秀宝问她:你知道这条路有多苦吗?她只说了一个字:“能!” 之后,她成了厦门地下党的一员猛将。 白天,她还是那个温柔的女医生。晚上,她就变成了“交通员”“宣传员”“情报员”。 她去戏院、跑码头,散发宣传单;她去舞厅,跟国民党特务周旋;她凭记忆背下“黑名单”,靠几句暗号在丽池舞厅和杨越碰头。 她是怎么做到的? 她装成交际花,化妆、跳舞、喝酒,全是为了套出敌人的军事情报。她一手递情报,一手筹物资。 医疗器械、金饰、美钞……她一件件收,一样样送,全是给闽中游击队的救命物资。 她不是没机会逃。 1949年9月,毛森镇压厦门地下党,形势极其危险。 组织安排她转移到香港,她却说:“我不走,还有同志在,我走了谁来联系?”她坚持留下来,继续传情报。 她的被捕,是叛徒出卖的。 9月19日凌晨1点,敌人包围了她家。她没有反抗,只是平静地说:“我知道你们会来。”随后被押进鸿山脚下的看守所。 接下来,是地狱。 敌人用烙铁烫她胸口,往她嘴里灌辣椒水,用油绳抽她,用钢针扎她指甲缝。 她咬着牙,连一个名字都没交代。她高唱《国际歌》,鼓励牢里的难友,说:“红旗已经插遍全国,我们要坚持下去。” 有人问她:“你怕死吗?”她笑了,说:“我怕不死。” 1949年10月15日,解放军开始总攻厦门。她听到远处的炮声,激动地握紧难友的手,说:“天快亮了!” 第二天深夜,她和16位同志一起被拉到鸿山脚下,活活绞死,尸体直接埋进土坑。她才25岁。 10月17日,厦门解放。 她没等到天亮,但她说的天亮,真的来了。 两个月后,厦门各界为她举行追悼会,送来一块匾,上书:“新中国的奠基石”。 1954年,她的遗骨被迁入厦门烈士陵园,和陈毅题词的纪念碑一起长眠。她用命守护的理想,后来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她的母校群惠小学,为她立了雕像、建了展览室,还成立了“刘惜芬大队”。演讲比赛的孩子们,讲的就是她的故事。 她的皮包,她的血衣,如今静静地躺在福建博物院的展柜里。没有灯光渲染,没有泪点堆砌,但你只要看一眼,就知道—— 这个人,曾经用一条命,把整个黑暗撕开了一道口子。 她没有留下遗书,也没有留下家人。她只留下那四个字,像火种一样,传给了后来的人: “天快亮了。”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寒江孤影呢

寒江孤影呢

自我否认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