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哪里来的?” 女子悬赏深圳一套房找亲生父母这个新闻讲的是什么呢? 是

紫檀论今 2025-11-10 14:41:02

“我是从哪里来的?” 女子悬赏深圳一套房找亲生父母 这个新闻讲的是什么呢? 是1985年出生的一个女性,大约7岁时,被拐卖到了福建。 她通过创业,现在生活富足,在深圳拥有多套房。 但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想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于是悬赏深圳一套房寻找。 这个新闻让我想到的一件事——对于被收养的孩子,应不应该告诉他们是被收养的呢? 相声大师侯宝林是被收养的。 根据他的自述,他不到5岁时,被后来的舅舅抱到北京的。 他一辈子想知道自己是什么地方的人、亲生父母是谁,却始终不知道。 舅舅临终前,他哀求舅舅,想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是谁。 但舅舅还是不肯透露半点。图1 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一户侯》里提到过这段。 郭德纲先生说,过去的人有职业道德,都不允许给孩子说,就怕孩子回去找。 这个所谓的职业道德当然是调侃。 但怕说了亲生父母是谁,被收养的孩子会去找亲生父母,对养父母不孝顺,变成白眼狼,这个理由是普遍被认同的。 但这种做法是自私,也是不智的。 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不是机器。 感情只能用感情来培养,欺骗是不会得到好的结果的。 我们从小就想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比如小孩子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当然,有的父母会给出“从垃圾桶捡的”“充话费送的”之类回答。 但随着长大,我们知道这是玩笑。 这种玩笑并不会让我们产生自我认同的困扰。 但是,对被收养的孩子来说不是这样。 他们并不是都不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即使小时候没有察觉,随着年龄长大,或者周围人的泄密,被收养的孩子是会知道自己不是亲生,而是被收养这个真相的。 一旦成年后才发现这个真相,这种几十年被欺骗的震撼,会给被收养的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我们想象一下,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经历全都是虚假的,自己的父母是假的,父母对自己所说的话是假的,自己是什么感受? 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里楚门的经历就是这样。图2 他的人生完全是假的。 从他的出生,到他的成长,他的父母、邻居、同学、朋友、同事、妻子,统统都是假的。 这就是被收养的孩子长大后才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真相后的感受。 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行的是“封闭式收养关系”。 也就是被收养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不会和亲生父母联系。 但后来发现这种收养关系是有不健康的,会对被收养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同时影响他们和养父母的关系。 我们看那些被隐瞒亲生父母的孩子,比如侯宝林大师,他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这个谜折磨了他整整一生,是他心灵上一直淌血的创口。”图3 再比如悬赏深圳一套房找寻亲生父母的这个女子,“她想知道自己的根从哪里来,自己的名字、生日到底是什么。” 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抛弃的。图4 这其实就是因为身份认同导致的心理创伤。 所以,从7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流行“开放式收养关系”。 就是鼓励养父母告诉被收养的孩子,他们是被收养的,他们的亲生父母是谁、为什么他们会被收养。而且,也支持被收养的孩子和亲生父母联系。 这样做并不会培养出“白眼狼”、“白白给别人养孩子”。 因为人是有感情的。 真心对孩子好,不欺骗孩子,孩子也会用真心回报养父母。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紫檀论今

紫檀论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