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个重庆小伙电梯里一把掐灭大爷烟的新闻了吗?就前几天11月7号的事。估计好多人看完第一反应都跟我一样:干得漂亮!但也替他捏把汗,这方式也太“硬核”了。 事情很简单,一位大爷叼着烟进了电梯,里面还有位阿姨推着小宝宝。旁边的小伙子可能看到有宝宝在,一时没忍住,伸手就把大爷嘴上的烟夺过来扔掉了。事后小伙子还挺实在,说自己是“一秒上头”,因为家里也有小宝宝,但他也承认方式方法不太对,容易激化矛盾,不建议大家模仿。 为啥大伙儿会对电梯里抽烟这么反感? 你想啊,电梯就那么巴掌大的地方,密不透风的,一个人抽烟,全电梯的人都得跟着“享受”二手烟,根本没地方躲。特别是对于带着小孩的、孕妇、或者有咽炎啥毛病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新闻里说过,二手烟含有的毒素甚至比吸烟者吸入的还多,在密闭电梯里危害更大。这根本不是矫情,是实实在在的健康威胁。 那遇到这种情况,该不该管?又该怎么管? 从法律上讲,在电梯里抽烟是明明白白的违法行为。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室内公共场所就是禁止吸烟的,电梯更是重点区域。很多地方,比如重庆自己也有相关的控烟条例。所以,站出来劝阻完全有理有据。 但怎么劝,确实是个技术活。小伙子这种“虎口夺烟”的方式,虽然解气,但风险太高,万一碰上脾气更冲的,很可能就吵起来甚至打起来,反而把小事闹大。相比之下,前段时间广东有个小男孩的做法就挺暖心的。他看到一个叔叔在电梯里抽烟,就礼貌地说:“叔叔,你可不可以不要抽烟吗?抽烟的话,妈妈等一下会闻到,妈妈肚子里有小宝宝。”叔叔一听,马上就把烟掐了。你看,好好说话,效果可能更好。 当然,我们也别光指责抽烟的个人。公共场所禁烟难,有时候也跟管理不到位有关系。比如,有些电梯里连个明显的禁烟标识都没有,物业巡查劝阻也不够积极。理想的状态是,场所的管理者能负起责任,提前做好宣传和劝阻,让大家形成习惯。 说到底,电梯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公共空间,里面的空气、卫生、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维护这个小小的公共环境,需要的是互相体谅和共同遵守规则。抽烟的朋友多忍一会儿,出了电梯找个通风开阔的地方再抽;不抽烟的朋友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劝阻时也尽量心平气和,先礼后兵。咱们都希望一下班,能踏进一个干净、清爽的电梯回家,对吧?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电梯内吸烟 电梯内吸烟 电梯劝烟 来源:海报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