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又双叒叕抢申遗?从端午到酱油,一场文化归属的国际风波!

诸葛利剑 2025-11-09 19:12:41

法国没想到,德国也没想到,就连不可一世的美国更没想到,中国的端午节竟被韩国捷足先登?如今韩国又宣布将黄豆酱和酱油申遗。 端午节的来头,跟屈原有关。传说他投江后,楚国老百姓特别难过,就划船去江里找他的尸体,还怕鱼虾吃掉,就往水里扔米饭啥的,后来演变成包粽子。每年五月初五,大家就挂艾草、喝雄黄酒、赛龙舟,这些习俗慢慢固定下来。其实端午节不光纪念屈原,有些地方还跟伍子胥或曹娥啥的有关,但核心还是驱邪祈福。 韩国那边也有端午习俗,叫江陵端午祭,历史挺长,说是1500多年。2004年,他们就开始准备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了中国专家去讨论。结果2005年11月,真的通过了,成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消息一出,中国这边炸锅了,好多人以为韩国抢了我们的端午节所有权,其实他们申报的是本地版本,重点在祭神、摔跤、民间游戏啥的,跟我们纪念屈原的不太一样。 法国媒体报道这事儿时,记者采访街头民众,有人说没想到韩国这么快就行动了。德国报纸分析文化保护,说欧洲国家忙自家事儿,没注意亚洲邻国间的竞争。美国那边,国务院官员在会议上提到,承认韩国重视本土习俗,速度超出预期。韩国政府在首尔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功,现场挺热闹。中国舆论反应大,有人觉得这是文化侵略,但专家说遗产是共享的,不影响我们自己的端午。 四年后,韩国又动心思,准备把传统酱油和黄豆酱的酿造技艺申遗。2024年,他们递交材料,强调家庭协作腌制和千日盐发酵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审时,专家们确认了技艺的独特,说韩国制酱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啥的。其实酱油黄豆酱起源于中国汉代,韩国版本是受影响后本土化的,但他们突出自己的传承方式。 评审通过后,韩国媒体大肆报道,民众挺高兴,说感谢祖先留下遗产。法国评论员在节目里表示意外,德国学者写文章讨论发酵食品的全球分布,美国食品协会开会时感慨韩国保护快。中国网友又不淡定了,有人说韩国啥都想申遗,但专家提醒,申遗不是商标,不妨碍我们用酱油。韩国团队为这事儿跑了好多趟,带历史书和样品去说服。 中国端午节申遗,是在韩国成功后才加速的。2006年,先列为国家级非遗,涵盖湖北湖南江苏等地。2008年,湖北省代表递交申报,2009年9月,通过了,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下大家放心了,我们的端午节也得到国际认可,不用担心被抢走。申遗后,各地活动更热闹,政府也加大保护。 韩国酱料申遗成功在2024年12月,列入名录,包括大酱和酱油的制作。韩国人说这是他们饮食文化的基石,从古代延续至今。国际上,反应类似端午那时候,有人觉得韩国动作快,但也有人说文化交流正常。中国这边,历史记载酱油最早在汉代出现,韩国是后来传入的,但他们强调本土工艺,不算抄袭。 整个事件,让人想到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韩国申遗频繁,从端午到酱料,还包括韩医榫卯啥的,引发中韩争议。但联合国规则是遗产共享,不独占。法国德国美国这些国家,也在申遗自家东西,但没这么热闹。咱们中国人醒悟后,也开始重视,像太极拳啥的都申遗成功了。

0 阅读:42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