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释放的红色通缉令:厅官踏出监狱即刻再入法网 58岁的褚中志站在监狱门口深吸

俊青聊天下 2025-11-09 08:13:03

刑满释放的红色通缉令:厅官踏出监狱即刻再入法网 58岁的褚中志站在监狱门口深吸一口自由空气时,没想到等候已久的监委人员会径直走上前来。这位前大理市委书记因受贿罪刚服完十年刑期,却因新发现的"重大职务犯罪漏罪"再度被带走。2025年10月的这则通报,揭开了一场迟来十年的审判续集。 腐败分子的"二进宫"戏码正在全国频繁上演。许雷,云南城投集团前掌门人,创下十年三度被查的纪录:2014年党内警告、2019年主动投案获刑11年、2024年再度因四项罪名被起诉。湖北的王永平则在重获自由十个月后,再次因受贿罪被立案。而西安的任浪更是经历了刑满释放当日即被转押的戏剧性一幕。 这些迟到的罪证为何像定时炸弹般接连引爆?一位县级纪委书记透露,官员在多个关键岗位的长期任职,使得玩忽职守等犯罪后果需要数年才会显现。湖南郴州规划局原副局长周江就是典型例证,2014年受贿案发获刑三年后,因昔日上司向力力案牵连,2020年再添五年刑期。 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成为揭盖子的利器。安徽蚌埠政法委原书记巫希平2017年因受贿获刑五年半,随后被查出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刑期追加至八年。律师界人士解读,涉黑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必须待组织性质司法认定后,包庇罪名才能成立。 现代侦查技术让赃款无所遁形。新疆某财务主任在因贪污受贿服刑期间,被发现在女儿账户中藏匿73万余元赃款,最终以洗钱罪加刑五个月。司法实践表明,这类边缘罪名往往在案件深入审理中才浮出水面。 反腐专家指出,漏罪频现既反映了犯罪手段的隐蔽性,也彰显了侦查技术的进步。建议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网络,对资金流向等关键信息实施全天候监控。 现行法律体系下,监察机关对已刑满公职人员仍保留追诉权。深圳前副市长梁道行就是明证,本已获得减刑资格,因漏罪发现不仅刑期延长一年半,减刑机会也同时泡汤。 这场反腐持久战引发新的司法思考:当贪腐案件的判决书需要不断增补页码,究竟是法网恢恢的证明,还是初始调查存在盲区?您认为这些"腐败连续剧"的续集,到底该喜还是该忧?如何加大反腐力度 惩治腐败

0 阅读:31
俊青聊天下

俊青聊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