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和党宣布 2025年11月6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突然放话:政府

史鉴奇谈 2025-11-08 22:10:28

美国共和党宣布 2025年11月6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突然放话:政府一天不开门,国会一天不发工资!   这话扔出来的时间点相当微妙,正好卡在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6天的节骨眼上,直接刷新了2018年35天的历史纪录,让美国尴尬地捧回一个“史上最长停摆”的称号。   政府大门紧闭一个多月,背后其实是民主、共和两党在医保福利支出问题上的僵局死活解不开。民主党咬定要延长《平价医疗法案》的加强版补贴,共和党则坚决不买账,双方都觉得自己手里攥着王牌,谁也不肯先退一步。参议院短短一段时间里已经投了14次票,可每次临时拨款法案都卡在60票的门槛上过不去,毕竟共和党在参院只有53个席位,差的那几票全靠拉拢民主党人,结果愣是谈不拢。   就在两党吵得不可开交时,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难熬。超过50万联邦雇员这阵子根本拿不到全额薪水,连军人工资都只能发一部分,空中交通管制员更是被迫无薪上岗。华盛顿的食品银行门口排起长队,过去发补助的人如今反而要领救济餐,这种角色反转实在让人心酸。一位联邦雇员说得特别直白:“账单、房贷和家庭开支让我们压力山大,真该让国会议员们也尝尝停薪的滋味。”   民生领域受到的冲击更是触目惊心。覆盖4200万低收入人群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突然中断发放,这可是该项目运行60年来头一遭。各州就算想动用法官下令调拨的应急资金,也只能凑出本月一半的救济金,剩下的大窟窿根本填不上。医疗保险市场同样乱成一团,《平价医疗法案》的新年度参保刚启动,2400万参保人里超过2200万人原本能享受优惠保费,现在却因为两党卡在补贴问题上,明年保费眼看着要暴涨。   交通系统也跟着遭殃。全国机场因为人手短缺乱成一片,数万名空管和安检人员一边免费干活,一边硬撑着维持运转。美国航空协会统计说,已经有超过320万旅客被航班延误或取消坑惨了,交通部长甚至放出狠话:再这么闹下去,部分空域可能得直接关闭。这股混乱劲儿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毕马威的经济学家戴安娜·斯旺克打了个比方,说这负面影响“就像雪球从山上滚下来,越滚越快、越滚越大”。   经济层面付出的代价更是实打实的。国会预算办公室早就预警,政府每多关一天门,美国第四季度GDP年化增长率就得掉一两个百分点。英国广播公司更直接,算出每周经济损失高达150亿美元。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之前也提过类似数字,可见这场闹剧烧掉的真金白银根本不是小数目。   可偏偏政客们似乎没太把民生疾苦当回事。停摆破纪录的当口,海湖庄园里正举办主题叫“开个小派对又不会要人命”的奢华派对,这场景让人忍不住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那种纸醉金迷的对比。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气得直骂街,说“孩子、老人、残疾人、工薪阶层的父母都被用作政治棋子”,甚至指责对手“把饥饿当威胁手段”。另一边,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却咬定是民主党“厚颜无耻给民众带来痛苦”,民主党众议员杰弗里斯则反呛“我们随时愿意谈判,是共和党不肯在医保持问题上让步”。   肯尼迪议员这回提出停发议员薪水,倒是戳破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双标现象——政府停摆苦的是基层公务员和普通百姓,国会议员却照样领工资。不过这类提案过去也没少提,最终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特朗普总统现在的态度更是强硬,明确表态“不接受讹诈”,压根不想认真谈判。更麻烦的是,11月初正赶上弗吉尼亚、新泽西等几个关键州举行地方选举,两党谁都不敢在这节骨眼上示弱,结果僵局越拖越死。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教授琳达·比尔姆斯点出关键,说根本问题出在国会预算体系本身,这套流程“需要彻底改革”。美国政治组织“林肯计划”的联合创始人里德·盖伦说得更直白:现在这些民选官员早就没了妥协的动力,所谓“民主问责制”早就被掏空了。前艾奥瓦州众议员格雷格·丘萨克总结得更扎心:“美国从来不是穷人适宜居住的地方。”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达雷尔·韦斯特的结论简直像记重锤:全世界都看清了“美国不知道如何治理自己”。最新民调显示,足足90%的美国人觉得“最好的时代”要么是过去要么是未来,反正绝不是现在;而国会支持率更是跌到只剩15%。这场破纪录的停摆早就不只是政治闹剧,它成了美式民主治理失能的活教材。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