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上世纪80年代,冰箱尚未普及,反季水果稀缺,罐头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保鲜使者”,更是走亲访友时的一份体面礼物。1984年,敬业集团的创业者们在滹沱河畔的西李坡村建起一家罐头厂,起名为滹沱河罐头厂,从此踏上了创业之路。在他们看来,罐头不仅是食品,更是一种情感载体——既然要送礼,就必须既好吃、又好看。
那个物质尚不丰裕的年代,老百姓平时舍不得买罐头,只有走亲访友时才带点。滹沱河罐头厂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提出:“我们不是在做罐头,而是在做花。”要求工人在装罐时格外讲究——每一片水果必须外表朝外,挖核面朝内,摆在一起要像“花瓣簇拥成花”,视觉上美观动人。
这一注重审美与体验的理念,很快在市场上得到了验证。1985年春,全国糖酒交流会在郑州举办,滹沱河罐头厂的参展团队把罐头摆成各式造型,犹如一朵朵可食用的花,在展台上格外抢眼。果然,滹沱河罐头厂的展位吸引了大批客户驻足咨询、下单合作。
返程后,厂内专门召开会议进行总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罐头虽然是让人吃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罐头做得像花一样,看起来好看,吃起来感觉也更加美味可口了。我们做事,都要先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
曾经的这些创业者们都没有学过市场营销,却凭直觉抓住了产品思维的核心:先吸引目光,再以品质赢得信任。这种“视觉先行+体验为王”的策略,在四十年后的今天,仍是许多网红品牌的爆款逻辑。而在当时,敬业集团的前身——滹沱河罐头厂,就凭借这样的理念,一步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敬业集团的创业者们从一瓶罐头做起,把产品细节打磨成竞争力,用审美创造附加值,更用真诚打动客户。他们坚信:做好产品就是最好的服务。正是这种从一开始就根植于基因中的“客户视角”,让企业在日后不断跨越行业、规模壮大,逐步成长为如今的敬业集团。
一瓶罐头,一朵“花”,一个企业的初心——敬业集团的故事,是从理解人、尊重人、服务人开始的。
